妇科专科建设实施方案十篇-k8凯发

时间:2024-01-20 16:59:23

妇科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妇科专科建设实施方案篇1

妇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础,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是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妇女儿童健康,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从源头和基础上提高我省居民健康水平。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xx行动,按照《xx省人民政府关于健康xx行动的实施意见》(x府发〔2019〕20号)和《健康xx实施方案(2019-2030年)》(健康xx委发〔2019〕x号)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2022年和2030年,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5‰及以下和5‰及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9.5‰及以下和6‰及以下;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8/10万及以下和12/10万及以下;产前筛查率分别达到70%及以上和80%及以上;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98%及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到90%及以上;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耳聋、神经管缺陷、地中海贫血等严重出生缺陷得到有效控制;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85%以上和90%以上;促进生殖健康,推进企业女职工和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其中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以下简称“两癌”)筛查覆盖率分别达到80%及以上和90%及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母婴安全行动计划。

1.强化孕产期保健集中管理。推进全省县域内孕产期保健集中管理,全省各县(市、区)均设立县、乡、村三级孕产期保健集中管理机构,加强对辖区内所有孕产妇建档、孕产期保健、妊娠风险评估、高危妊娠管理、危重症转诊等的集中管理工作。推动省、市、县三级加强区域内孕产期保健工作的全面掌握、督促指导和统筹管理。(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

2.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落实妊娠风险筛查评估、高危专案管理、危急重症救治、孕产妇死亡个案报告和约谈通报5项制度。加强孕产妇分级、分类、“五色”管理,对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红色”和“紫色”的高危孕产妇专人专案管理。(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

3.强化危急重症救治。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能力建设,完善各级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网络建设,健全救治会诊、转诊等机制,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孕产妇和新生儿按规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并按规定享受相关待遇,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医疗救助待遇。(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

(二)实施健康儿童行动计划。

4.加强新生儿保健。规范开展新生儿访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对早产儿进行专案管理,推动开展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改善早产儿生存质量。推广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新生儿复苏、喉罩气道等适宜技术,提高新生儿保健工作水平。(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

5.做实0~6岁儿童健康管理。加强新生儿期和儿童期保健工作,推广使用《母子健康手册》,扎实开展0—6岁儿童健康集中管理工作,规范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儿童健康检查,为儿童提供全程医疗保健服务。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开展儿童预防接种。实施婴幼儿喂养策略,创新爱婴医院管理,将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覆盖到所有贫困县。引导儿童科学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实现儿童肥胖综合预防和干预。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加强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工作。(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发改委、省教育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基层卫生处、疾控处、综合监督局)

6.推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结合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动儿童早期发展均等化,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探索适宜农村儿童早期发展的服务内容和模式。加强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和规范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提高婴幼儿照护的可及性。(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人口家庭处)

7.加强儿童重点疾病防治。加强高危儿童管理,规范高危儿童筛查、监测、干预、转诊及专案管理,提高高危儿识别与救治水平。以肺炎、腹泻、贫血、哮喘、龋齿、视力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等为重点,推广儿童疾病综合管理适宜技术。继续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尽快实现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目标。(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疾控处、医政医管处)

(三)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程。

8.广泛开展一级预防。因人施策,统筹落实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地中海贫血筛查、增补叶酸、孕期保健等服务。落实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推动婚姻登记和婚前医学检查紧邻设置,推行婚姻登记、婚前医学检查和生育指导“一站式”服务模式。为拟生育家庭提供科学备孕及生育力评估指导、孕前优生服务,为生育困难的夫妇提供不孕不育诊治,指导科学备孕。落实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推动城乡居民全覆盖。(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妇儿工委办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

9.规范开展二级预防。广泛开展产前筛查,普及产前筛查适宜技术,规范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等技术,逐步实现怀孕妇女孕28周前在自愿情况下至少接受1次产前筛查。深入开展地中海贫血防控项目,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对确诊的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缺陷、地中海贫血等严重出生缺陷病例,及时给予医学指导和建议。(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财政厅按职责负责,委内:妇幼处)

10.深入开展三级预防。全面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加强筛查阳性病例的随访、确诊、治疗和干预,提高确诊病例治疗率,逐步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积极开展出生缺陷相关疾病救助,聚焦严重多发、可筛可治、技术成熟、预后良好、费用可控的出生缺陷重点病种,开展筛查、诊断、治疗和贫困救助全程服务试点。建立新生儿及儿童致残性疾病和出生缺陷筛查、诊断、干预一体化工作机制。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加强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康复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康复设施、人才队伍建设,健全衔接协作机制,不断提高康复保障水平。(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财政厅、省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医政医管处)

11.完善出生缺陷服务网络。健全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妇幼保健及妇女儿童专科医院为骨干,大中型综合医院为支撑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提高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服务可及性。(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

(四)实施生殖健康促进工程。

12.维护女性生殖健康。做好人工流产后避孕服务,规范产后避孕服务,提高免费避孕药具发放服务可及性。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避免准备怀孕和孕期、哺乳期妇女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放射线。推动建设孕妇休息室、母婴室等设施。(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民政厅、省总工会、省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人口家庭处)

13.防治妇女常见疾病。以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为重点,逐步扩大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覆盖面,推进城镇妇女、企业女职工“两癌”检查。以妇女常见病筛查为重点,结合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加强适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提高妇女常见病筛查率。加强女性青春期、孕产期、更年期心理健康咨询、指导。推进女性更年期保健工作,防治女性更年期疾病。(省卫生健康委,省妇联、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

(五)实施妇幼健康中医药融合工程。

14.深化妇幼健康中医药融合。加强妇幼保健机构中医科室建设,提升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在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医疗机构积极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和方法,开展中成药合理使用和培训。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扩大中医药在孕育调养、产后康复、儿童保健等方面应用。加强妇女儿童疾病诊疗中西医临床协作,提高疑难病、急危重症诊疗水平。(省中医药管理局牵头,省卫生健康委按职责负责,委内:妇幼处)

(六)实施妇幼健康能力提升工程。

15.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省、市、县三级均有1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省发改委牵头,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规划信息处、妇幼处)

16.推进妇幼保健机构等级复评创建。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自我管理和医疗保健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更好地履行妇幼公共卫生职能,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和水平。(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

17.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对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开展绩效考核,并纳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以绩效考核为抓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强化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促进妇幼保健机构高质量发展。(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医政医管处、妇幼处、)

18.试点妇幼保健机构体制机制创新。在试点机构探索落实财政保障政策,落实“两个允许”要求。结合妇幼保健机构实际情况,完善薪酬分配政策,合理确定妇幼保健机构年绩效工资总量,落实妇幼保健机构在薪酬总量内进行自主分配,推动妇幼保健机构医务人员薪酬达到合理水平。(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人社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体改处、人事处)

19.强化妇幼健康学科建设。加强妇幼健康临床学科建设和妇幼保健特色专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学术技术水平和内涵建设。(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科教处)

20.加强妇幼健康人才培养。加强儿科、产科、助产等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增强岗位吸引力,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妇幼健康紧缺人才。利用专家驻县蹲点、基层人才专项培训、岗位培训、技能比武等多种形式,培养技术好、业务精的妇幼健康专门人才。(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人事处、妇幼处、科教处)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建立完善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强化各地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责任,加强综合指导,精心组织实施,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工作合力,集中各方力量推进妇幼健康促进行动,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省卫生健康委、各级人民政府分别负责)

(二)加强督导评估。

要建立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工作进展情况跟踪、督导机制,把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情况作为健康xx建设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省健康xx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各成员部门针对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工作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估,综合评价政策措施实施效果。各地要组织做好本地区妇幼健康促进行动目标任务的督导落实。(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

妇科专科建设实施方案篇2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医疗卫生服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妇幼保健服务体系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位基层保健机构的管理者,根据区级保健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我区实际,现就区级妇幼保健院的生存和发展谈点想法。

1 现状与问题

经过近30年、几代人的艰苦创业,我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妇幼保健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区妇女儿童保健服务性指标稳步提升,生命指标逐年下降。但是在体制、管理、人才、服务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1 我院规模较小,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保健业务用房拥挤,二级专业分组普遍未设,即使挂有牌子,也是形同虚设。妇幼卫生的群体保健工作经费短缺,虽然能保证保健人员的基本工资,但没有专项业务经费,使得现在医院相对更重视临床工作,形成以临床养保健的格局。

1.2 机构设置不够科学,人员结构不合理。医院的科室是按照人事部门的编制安排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55名职工的医院,仅行政科室就有院办、医教科、财务后勤科、安保科等个科室;基层保健科仅有6人。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交叉重复的现象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忙闲不均,遇有困难互相推诿扯皮的事情层出不穷。

1.3 缺乏较为先进的医疗保健设备,不能满足广大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要,如:乳腺保健、遗传优生、更年期保健、儿童口腔及眼保健等保健科室的设备严重缺乏。乳腺疾病的确诊、治疗,对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和出生缺陷进行产前诊断,对不孕不育的诊断处理,对更年期保健有帮助的激素水平的测定、骨密度测定等还无法开展。

1.4 人才缺乏。尤其是既懂临床又懂保健的学科带头人缺乏,一个学科带头人能兴旺一个科室,由于计划经济时代未重视开展临床,加上体制上人才难以进入或不愿进入,致使临床业务水平相对落后。

1.5 在用人制度上,聘任制流于形式,考核依然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中层管理干部,虽然按照上级人事部门的意见在2006年进行竞争上岗,但是考核并没有落到实处,双方也没有责权利的约定,实际是换汤不换药,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和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1.6 我们对分配制度做了一些小改革。从2004年以来,推行院科两级综合目标责任制,但未实行全成本核算,并且档案工资全发,由于分配方案不合理,不能体现多劳多得,职工意见大,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我院分配制度的改革没有起到实效。

1.7 妇幼保健服务没有特色,内容空洞,在人们群众心目中的信誉不高,不利于拓展服务市场。如:2006年开展的新生儿游泳中心,2007年购进的微量元素分析仪,现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1.8 财务管理职能没有很好地发挥,财务人员成了单位的“记帐员”。医院管理上重投入轻管理,重收入轻支出,资产管理和资产利用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加之业务单一,致使医疗成本居高不下。

1.9 保健网底面临破裂。农村卫生投入和补偿变化后,卫生院的生存面临危机,自然更加注重有临床收益的医疗工作,而忽视了社会效益为主的预防保健工作,加上乡镇妇幼专干人员不稳定、素质偏低,致使网底面临破裂。

2 今后发展的思路

妇幼保健院作为东川区妇幼保健服务工作的业务管理指导机构,其改革与发展必然同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全局密切相关;在卫生综合改革的新时期,必须创新理念、创新运行机制、创新科技、创新服务模式,加快妇幼保健院可持续性发展的步伐。

2.1 以市场导向为依据,用创新的理念强化管理

2.1.1 精炼医院精神,确立发展目标。结合妇幼保健机构的职能,精炼出“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医院精神,“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医院价值观,“关爱病人健康、共建温馨家园”的医院理念,“仁爱、诚信、严谨、博学”的行为准则和“追求卓越、争创第一”的医院奋斗目标。重视培养团队精神,逐步建立起职工之间、科室之间积极向上、相互支持、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健康向上的医院精神、团结创新的团队精神和宏伟而又实际的医院目标,让广大职工心中有目标、行动有方向、工作有动力,使之为实现医院目标而努力拼搏。

2.1.2 引入营销理念,拓展服务市场。要经常性的了解妇幼保健服务的需求情况,掌握各医疗保健机构的经营状况,分析医疗保健市场的竞争形势,对患者满意度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提出改善医疗保健服务的措施并组织实施;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做好妇幼保健项目的推广和宣传工作,为妇女儿童提供所需的保健服务项目,提高妇女儿童保健水平。

2.1.3 履行政府职能,加强质量督导。妇幼保健院要在做好保健,特色临床服务工作的同时,承担好提供妇幼保健信息、检查和指导基层妇幼保健工作等行政职能。指导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妇幼保健工作,组织检查辖区妇幼保健服务机构购买服务的质量督导;按照妇幼保健工作规范,制订保健量化考核管理指标,对妇幼保健实施量化管理,确保妇幼保健工作质量和报酬得到落实。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理顺本地区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思路,大力推广妇幼保健适宜技术,强化对基层妇幼保健工作的指导,有效地提高本地区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由此实现社会责任。

2.1.4 建立健全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开展以人为本的健康管理。要加强对妇幼卫生信息的监督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各级妇幼卫生信息网络。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为科学评价妇幼卫生事业、制定妇幼卫生政策提供依据。要建立妇女儿童健康信息库,并进行动态跟踪管理,评估健康状况,制定干预措施。

2.1.5 组织实施妇幼保健“三网”监测工作。逐级完成督导任务,并对上一年的监测工作进行质量评估;逐步完成城区(社区)的“三网”监测工作。

2.1.6 以项目为载体,着力解决实现“两纲”的难点问题。自2000年起实施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以下简称“降消”项目),对改善我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条件,集中力量突破制约“两纲”实现的难点发挥了重要作用。基本配齐了乡、村卫生机构的产科等设备,培训县、乡、村卫生人员,资助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降消”项目的实施形成了一套有效保护母婴安全的管理模式和技术对策。项目的实施迅速提高了我区住院分娩率,孕产妇死亡率下降明显,做好“降消”项目,管好用好项目资金,以项目促工作,带动妇幼卫生整体水平提高。

2.2 创新运行机制,加快妇幼保健机构的改变

2.2.1 积极推行人事及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新型用工薪酬制度。按照《卫生事业单位人事改革实施方案》和《卫生事业单位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反复征求意见,结合单位实际,认真做好改革方案的设计工作,采取公开、公正、公平、择优的方式鼓励良性竞争,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竞争与挑战,对中层干部和护士长实行竞争上岗、科室职工实行双向选择,对业务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实行低职高聘,对综合服务能力低、不能履行岗位职责的人员实行高职低聘甚至待聘,建立起有利于优秀人才快速成长的新型用人制度。将津贴与工资分离,以科室成本核算为基础,建立全面科学的量化考核体系,定期对干部、职工的考核等级进行确定,依据量化考核结果,建立起绩效优先、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新型员工薪酬制度,有效地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2.2.2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系。依据“关爱病人健康、共建温馨家园”的医院理念,导入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以职工为中心,尊重人,理解人,全心全意相信知识分子、全心全意关心知识分子、全心全意依靠知识分子、全心全意支持知识分子,为广大职工做好服务,增强民主管理意识,畅通民主管理渠道,实行民主管理、科学决策,发挥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调动职工建设医院的积极性、主动性。

2.3 创新科技,打造一流品牌专科

2.3.1 实行人才发展战略,提升妇幼保健机构的竞争实力。医疗保健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靠良好的机制吸引关键人才、事业感情留住优秀人才、发展远景聚集实用人才。对专业技术人员来讲,不断提升其专业水平和地位是最大愿望,获得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机会是一种极大的激励。要根据医院发展规划,对各类技术人员分层次进行培训,实行学分管理。对初级人员主要进行“三基”“三严”训练,强化理论和技能考核;对中级以上人员,挑选出有发展潜力者进行针对性的相关培训,催使一些优秀人才尽快成为“名医”;对高级人员着力培养成为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

2.3.2 加大设备投入力度,打造高科技专科优势平台。在医疗保健市场竞争中,一流的设备对于人才的成长、专科的建设、科技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妇幼保健机构要瞄准妇幼保健、妇幼特色临床专科优势确立这一目标,加大专科设备的投入力度,高标准超前建立高科技设备技术平台。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设立医院科技创新激励基金,对科技创新人员给予重奖,通过科技创新极大地推动妇幼保健机构专科建设与发展,催生出妇幼保健机构的品牌专科,提升妇幼保健机构的竞争实力。

2.3.3 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医疗保健行为。成立医疗保健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严格执行各项医疗保健工作制度、严格各项操作规程、出台科室和各级专业人员质量考核标准,对医疗保健质量全面进行考核评比,将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科主任业绩、职工的奖惩挂钩;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科室的质量评价体系,增强职工的自律意识、质量意识,增强医院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的能力,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实力,树立医院良好的质量、服务品牌。

2.4 创新服务模式,留住患者心

2.4.1 改善就医环境,建设绿色医院。重视妇幼保健机构视觉形象与感觉形象的设计,对照绿色医院的建设标准,对接诊区、辅助检查区、住院区等分别进行现代化装修好改造,对院内外环境进行绿化、美化,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科学布局和便捷就医的合理流程,使就诊、住院环境舒适化、家庭化、温馨化,确实满足不同服务群体的心理需求。

2.4.2 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人性化服务。教育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患者是妇幼保健机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个人专业成功与辉煌的前提,要确实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为病人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人性化服务,要让广大妇女儿童切实感受到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与质量是一流的。

2.4.3 自觉维护患者的利益,树立良好的行业作风。患者的利益永远是最重要的,对自觉维护患者利益的人和事,医院要大力提倡与表彰;对有损患者利益的人和事,无论谁都要严肃处理。组织开展评选文明职工、优秀护士、优秀团员、优秀党员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自觉维护患者利益,树立良好的行业作风。

妇科专科建设实施方案篇3

一、基本情况:

(一)全县情况:我县地处山区,辖区内有11个镇、5个乡,271个行政村、24个居委会,总人口30.51万,其中妇女儿童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二。

(二)医疗保健机构情况:全县有三家县级医院(县医院、六都医院、县中医院)和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所及16个乡镇卫生院(其中3个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8个村卫生所(室)等医疗保健机构。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有7所,为一级助产机构;县级医院3所,县医院、六都医院为二级助产机构,县中医院为一级助产机构。

(三)妇幼保健技术服务人员情况:全县从事妇幼保健、助产技术服务的县乡级人员有84人,取得助产技术合格证的有84人。县级三所医院妇产科人员共65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5人,初级职称45人;乡镇级妇幼保健人员17人,其中专职4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13人。乡镇卫生院16所,其中三所配备专职妇幼保健人员,其它均为兼职,且妇、儿保由一人承担,只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分妇保和儿保。村级妇幼保健员271人全部由村医兼任,全县没有家庭接生员。村医中女医生共65人。

(四)妇幼保健所人员配备情况:定编14人,在岗1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4人;专业技术人员中妇保人员3人。

(五)孕产妇保健现状:年全县常住人口妇幼保健管理情况:全县产妇数3413人,活产数3430人,接受产前检查人数3367人,孕产妇建卡率75.10%、早管率83.50%、系统管理率81.02%,高危孕妇管理791人,高危筛查率23.18%,高危管理率100%。产后访视3170人,产后访视率92.42%。婴儿死亡21人,婴儿死亡率6.15‰。年孕产妇死亡1例,死亡率29.15/10万。

二、项目指标任务

(一)项目验收时的工作目标

1、通过项目实施使县、乡、村三级妇幼网络建设得到加强,县、乡(镇)医疗保健机构严格按照《省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规范》、《省助产技术服务标准》及《县加强孕产妇管理补充规定》的要求,为孕产妇提供规范的保健服务。

2、加强乡镇卫生院妇产科建设。重点抓好三个中心卫生院及、等边远卫生院妇产科建设,以期达到幅射周边乡镇和方便高山边远地区孕产妇的住院分娩。开展“母婴适宜技术”培训,县乡二级培训率达95%以上;加强高危孕产妇的专案管理;提高助产技术服务水平及危重孕产妇的抢救能力;建立并完善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提高应急和转诊能力;为流动人口提供与户籍人口同等的优质服务;进一步提高高危孕产妇管理水平,规范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促进我县妇幼保健服务水平上新台阶。

具体目标:

①尽量避免孕产妇死亡病例的发生,特别是杜绝可避免的孕产妇死亡;

②孕产妇规范化管理率达70%以上;

③产前检查率达98%以上;

④住院分娩率达95%以上;

⑤高危孕产妇筛查率达25%以上;

⑥高危孕妇管理率达100%;

⑦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达100%;

⑧产后访视率达70%以上;

⑨乡镇卫生院专(兼)职妇幼保健人员配备率达95%以上;

⑩村级妇幼保健人员配备率达90%以上。

(二)转入长效管理阶段后:各项指标应在原有基础上逐年有所提高。

三、管理对象及工作内容

(一)管理对象

我县辖区所有从妊娠开始至分娩后42天内的孕产妇(包括流动人口孕产妇)。为以上对象提供以下服务:1、发现早孕给予建立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手册。2、定期产前检查。3、高危孕妇实行专案管理和追踪监护。4、高危孕妇动员住院分娩。5、产后定期母婴访视。6、母乳喂养指导。7、产后42天到建卡单位进行母婴健康检查。

(二)工作内容

1、规范高危孕产妇保健管理。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严格按照《省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规范》要求,开展孕产期保健服务,提高对高危孕产妇筛查能力和管理能力。助产技术服务机构的人员应熟悉高危因素,对每位孕产妇进行高危评分,对每位入院的孕妇进行产后出血评分,发现高危孕妇进行分级管理,并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诊治。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应设立高危门诊,高危门诊由主治以上的医师诊治,杜绝高危孕产妇因得不到及时诊治而死亡的情况发生。县妇幼保健所为全县高危孕产妇管理中心,各级助产技术机构发现高危孕妇应及时上报。

2、做好高危孕产妇的转诊工作。一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的妇幼、产科人员应熟悉高危孕产妇的转诊条件,发现高危孕妇及时转诊至有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诊治。

3、开展助产技术执法检查。各医疗单位应根据《省助产技术服务规范》的要求,开展助产技术服务,县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监督检查,项目实施期间,组织开展一次全县助产技术执法检查,重点检查无证上岗、超范围执业、出生证明管理不规范、非法接生等违法行为,对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并举一反三。

4、加强健康宣传教育。通过有线电视、报刊等媒体和建立宣传专栏、发放宣传材料等渠道和方式,进行孕产期保健相关知道的宣传教育,并公布具备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名单和打击非法行医举报电话;在县、乡医疗保健机构设立“健康教育室”,长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举办“孕妇学校”、“妈妈班”和有关妇幼保健知识讲座;印发孕产期保健相关知识小册子,努力提高群众对孕产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

5、加强人员培训。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对全县医疗保健机构的妇产科、妇幼人员进行孕产期保健管理规范、高危孕妇的筛查和管理、妊娠并发症诊断和处理、产科危重病人的抢救、安全转诊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培训。项目实施期间举办1-2期培训班,县、乡产科、妇幼人员培训率达90%以上。

6、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保健工作。各医疗保健单位要重视流动人口的孕产期保健管理工作,为她们提供与本县人员同等的优质服务,并专门造册登记,建立相关资料档案。

7、加强产科建设。大力充实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和专职妇幼人员队伍,尽快配齐东桥中心卫生院、塔庄中心卫生院的医师、白中卫生院的助产技术人员。各乡镇卫生院尽可能安排专职妇幼人员,妇、儿保分别由专职人员担任。保持全县妇幼人员基本稳定,确需调整的报县卫生局审批,新增人员经培训合格后调换。

四、项目的周期与工作进度

(一)项目实施周期

一年(年9月1日-年8月31日)

(二)工作进度

年8月拟定项目实施方案;

年9月召开项目启动会,学习讨论项目实施方案,介绍本周期项目实施目的、活动内容等;动员部署项目实施工作;

举办培训班,对全县妇产科及妇幼保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年2月开展项目中期评估工作;

年10月开展项目终期评估工作,总结本周期项目工作。

五、项目的组织领导及各级职责

(一)组织领导

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组长,县政府办、妇儿工委、卫生、人事、计生、财政、广电、妇联等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负责项目工作监督管理。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县妇儿工委办,负责项目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2、成立项目技术指导小组。由县卫生局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各有关医疗机构、县妇幼保健所等有关人员为成员,负责项目活动的具体实施,开展医疗、护理、保健技术指导、培训等具体工作

(二)相关部门的职责

1、县妇儿工委:负责项目的牵头实施工作,每季度组织相关部门、各乡镇(街道)有关人员参加的协调会,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出现的难点问题。并对项目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落实。

2、卫生局:负责组织协调医疗保健机构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工作,将项目工作任务细化下达到各医疗保健机构,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积极宣传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等相关内容;组织项目技术指导小组成员,每季度对全县的项目实施工作进行一次检查督促与指导;健全县围产保健协作组活动,及时组织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评审和疑难病例讨论,协助公安部门依法查处非法接生人员。

3、财政局:负责落实项目经费及配套经费,做到专款专用。

4、计生局:负责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在发放《生育证》的同时,积极宣传动员孕妇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二是做好孕产妇的调查摸底,及时发现孕情,并向卫生部门提供信息,乡镇计生办每月日前向乡镇卫生院提供新发现孕妇花名册(含流动人口)、出生数及育龄妇女死亡的名单。三是协助医疗保健部门做好孕产期保健、住院分娩及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四是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登记和管理工作,及时通知辖区乡镇卫生院或县妇幼保健所做好孕期保健工作。

5、广电局:设立“关爱母婴、幸福一家”专栏。定期播出孕产期保健、住院分娩及优生优育等知识。对我县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规范孕产期保健服务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宣传报道,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促进母婴安全的良好氛围。

6、医疗卫生单位:

(1)县级医院:一是负责全县助产技术服务指导,每季度抽调医疗、护理技术骨干与县妇幼保健所人员下乡指导基层妇幼保健工作;二是认真执行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规范,做好门诊孕妇的早建卡早管理工作,妇产科对未建卡的孕产妇要做好补建卡工作,认真填写围产保健卡,并寄到产妇所在的乡镇卫生院,以便及时进行产后访视;三是加强高危孕妇管理,门诊要有主治医师以上卫技人员负责高危孕妇的专案管理工作;四是接受全县危急重高危孕妇的诊治,开通并完善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成立产科抢救小组;五是接受基层产科人员的进修、培训,提高基层产科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六是每月日前向妇幼保健所反馈高危孕妇及管理情况(包括流动人口的高危孕产妇)。发现急症、危重高危孕妇应在24小时以内报告县卫生局及妇幼保健所协助追踪。

(2)县妇幼保健所:一是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助产技术执法检查;二是认真执行《省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规范》;三是负责辖区内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的业务指导;四是动态掌握全县高危孕产妇的情况;五是结合婚前医学检查做好早建卡宣传,发现孕情动员其到户籍地卫生院建卡;六是每季度召开乡镇妇幼保健人员例会;七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反馈给上级有关部门。

(3)乡镇卫生院(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是负责辖区内(包括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孕情,及时建卡,并指导孕妇定期接受产前检查;二是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筛查、追踪管理与随访工作,处理有困难或评分10分以上应及时转至县级医院管理。发现急、危重高危孕产妇应及时转诊到县级医院并报告县妇幼保健所;三是协助、指导村级妇幼保健员对辖区内的产妇进行产后访视;四是每季度组织召开村级妇幼保健员例会。

(4)村级妇幼保健员:一是掌握全村孕产妇数、出生数(含死胎死产)、孕产妇死亡等有关数据;二是及时发现孕情并积极动员孕妇到卫生院建卡,督促孕妇定期产前检查,动员孕妇住院分娩;协助做好高危孕妇的追踪管理;三是在乡镇妇幼人员的指导下做好产后访视和新生儿访视工作。

六、项目经费投入

(一)省妇儿工委、省卫生厅的专项资金,为项目县提供开展活动经费,包括项目启动、宣教动员、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免费建卡、产后访视、监督检查等。

(二)配套资金:县财政按1:1比例配套本项目活动经费。

七、项目监督与评估

(一)建立项目实施监督评估指标,不定期进行专项督查,半年组织专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技术指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向全县通报,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确保项目活动的有序进行和项目目标的实现。

妇科专科建设实施方案篇4

措 施

完善职能,健全服务网络。朝阳区成立了社区疾病控制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全区妇幼保健等疾病控制工作的统一规划、系统管理、组织协调等工作,制定社区疾病控制工作实施方案、妇幼保健等各项工作考评细则、全科医生档案、培训规划等,建立健全了妇幼保健社区服务网络。根据我区实际,确定了服务内容,建立了孕产妇档案,使社区妇幼保健工作形成规范的房舍、设备、人员三配套,同时利用微机联网,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同时,朝阳区卫生局加大对社区卫生工作的投入,为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配齐了微机及辅助管理系统,为社区妇幼保健工作提供了高效快捷的信息保证。在儿童保健方面,我区从2003年起开设了儿童保健咨询电话,为社区儿童提供了方便的咨询方式,围产保健协助市妇幼保健集团做孕妇学校宣传工作。

加强培训,提高业务水平。2003年起,朝阳区建立了社区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健全了社区妇幼保健业务人员培训考核档案。每年组织5~6期妇幼保健业务人员培训班,由各科室学科带头人向社区医生系统地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推行科学有效的妇幼保健技术,如:孕产妇产前、产后的保健,孕产妇的高危筛查、专案管理、母乳喂养、早期教育等,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利用例会、现场指导等进行培训。每年对社区妇幼保健专业人员培训率达100%,培训合格率达95%以上,从而使社区卫生服务站不断拓展服务内涵,使广大妇女、儿童能够享有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保健服务。

以点带面,工作纵深发展。朝阳区在有条件、人员配备较好的社区先做试点工作,使这些社区的孕期建册率、产后访视率、高危孕妇的管理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并与市妇幼保健所协作,开展散居儿童保健管理模式的探讨,在南湖社区召开了儿童保健工作现场会、社区儿童保健档案展示会,利用多种形式规范社区妇幼保健管理模式,从而以点带面,使社区妇幼保健管理更趋向科学化、规范化。

严格考评,推动良性发展。每年年初,根据区卫生局下发的《妇幼保健保偿工作实施细则考评标准》,制定详细周密的社区妇幼保健工作考评细则,由区妇幼保健人员每季度对社区妇幼保健工作进行检查考评,严格质控,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纠正。每年由区卫生局投入一定资金,年终与考评结果挂钩,同时调整了一批责任心强、业务较好的人员充实到社区妇幼保健工作中,从而使社区妇幼保健工作管理模式逐步走向成熟。

成 效

通过社区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儿童保健覆盖面达到100%,全区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5%以上,小儿“四病”发病率逐年降低,儿童保健网络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质量逐年提高,准确掌握了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及孕产妇保健保偿工作得到了加强,围产保健建册率、新生儿及孕产妇访视率均有明显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4.7%。

妇科专科建设实施方案篇5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2(b)-144-01

进入新世纪,我国正处于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转型时期。在时代进步的征程中,科技迅变,经济腾飞,文化昌盛,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一个又一个奔涌而来的浪潮为档案工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对档案工作也带来了诸多新挑战,而对于妇幼保健机构的档案工作也必定产生深刻的影响。

1 新时期妇幼保健机构档案工作面临的形势

1.1 人才发展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妇幼保健机构中,真正档案专业毕业的专职人才极少,大多数是妇幼保健卫生技术人员兼职。同时,一些院领导不够重视档案工作,档案人员进修或专业培训的机会少,不能及时学习到新知识、新技术。因此,在档案工作的队伍中,文化结构不合理,档案人员档案知识不系统,思想保守跟不上时展的需求,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等。

1.2 档案的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更大的业务效益和经济效益

妇幼保健机构服务的对象,大部分是占地区人口三分之二的妇女儿童,搞好妇幼卫生工作是广大群众根本利益所需,也是妇幼保健机构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妇幼保健事业的不断深入和开展,工作任务不断增加,档案资源的开展与利用已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而一些妇幼保健机构则忽视了这一点。在信息网络化,资源共享的趋势下,各家单位自我封闭、各自为政,不求协作与发展,容易造成资源重复,卫生资源浪费。

1.3 档案信息化建设阻力大

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的强劲推动下,正以惊人的速度跨入“信息时代”。首先是政府对妇幼保健的经费投入不足,缺乏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设备。其次是一些单位领导错误地认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既要花大钱,又是没有多大实效的事情”,因此在财政紧张的条件下更不愿意投入相应的资金搞信息化建设。再次是一些档案工作人员也可能“非中心工作”而因循守旧,不积极转变观念,从心理上排斥“信息化”,习惯用手工管理模式应付。因此,在这些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的影响下阻碍了妇幼保健档案信息化的开展,影响了信息化的发展。

2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妇幼保健档案工作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为了做好新时期的妇幼保健档案工作,更好地发挥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更好地提高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针对新时期妇幼保健机构面临的形势,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档案工作笔者提出几点刍议:

2.1 坚持正确的政治理论和方向是搞好档案工作的根本保障

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导档案工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始终保持档案工作的政治方向不变。

2.2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准则

因为档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档案工作者应具有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甘为人梯,不计得失,热心服务的职业道德,同时,还要爱护档案,尊重历史,忠于职守,无私无畏地维护真实面貌。

2.3 加强宣传工作力度,提高全员档案意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以及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及规章,要进一步强化档案工作的法制力度,提高档案人员的法律意识,同时要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对档案事业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上给予适当的支持,促进档案工作的快速发展。

2.4 加强档案队伍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丰富知识,提高工作能力

当前,各国、各地区、各行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在各项事业的发展中,人才素质的高低,始终是第一位的,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档案工作队伍,对建设和谐的档案事业必将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2.5 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创建妇幼保健特色档案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要积极建设数字档案室。要把出现的新理论、新技术及时应用在档案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去,创建特色档案,如对辖区40岁以上的更年期妇女建立了健康档案、对所管辖省直幼儿园采用全程跟踪中实行微机化档案式管理。

2.6 加大资金投入,配置必要的设施,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要进一步加强档案现代化的信息功能,不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配置与档案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软、硬件设施,从而推动妇幼保健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

妇科专科建设实施方案篇6

【论文摘要】 辽宁省卫生厅与省人大等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广泛深入宣传《母婴保健法》和《辽宁省母婴保健条例》,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将母婴保健事业纳入本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逐步建立健全母婴保健法律法规体系,严格进行执法检查,保证了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母婴保健法》和《辽宁省母婴保健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颁布实施两年来,辽宁省母婴保健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妇女儿童的健康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到1996年,我省的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出生缺陷发生率由1990年64.84/10万、29.77‰、12.00‰分别下降到43.12/10万、19.34‰、7.94‰。卫生部门在执法实践中的几点具体做法如下。

1 广泛深入地宣传一法一条例,普及推广母婴保健科学知识,为执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1.1 逐步加大社会宣传的力度。两年来,全省为宣传教育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宣传力度大、范围广、内容全、层次深,使全社会都知道一法一条例的颁布实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健康幸福的关心,是利国利己,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从而自觉地更新观念,移风易俗,知法守法。据统计,一法一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全省由各级人大、政府领导主持召开的新闻会、宣传动员会、座谈会27次,发表电视讲话和电台专题采访报道41次,组织大型宣传活动39次,发放宣传材料360万份。根据1995年底的调查统计,对一法一条例的意义和基本内容的知晓率分别是:各级领导90.0%,医疗保健机构专业技术人员90.0%,婚姻当事人72.0%,孕妇及婴幼儿母亲89.0%,为一法一条例的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1.2 动员部门和专家力量投入宣传。我省从1995年1月1日起,由省委宣传部、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省科委、广播电视厅、卫生厅联合下发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母婴保健科学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各部门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旺发达和民族强盛的战略高度来重视和开展科普宣传工作。结合宣传《母婴保健法》,将宣传母婴保健科学知识纳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和改善对母婴保健科学知识宣传普及工作的领导。通过政策引导、科学管理和增加投入等多项措施,把母婴保健科学知识宣传普及工作纳入本地区科学普及工作的总体规划。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科普工作,加大宣传的力度和频次,创造了有利于母婴保健科普工作的全方位的舆论环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了有关学科(专业)的专家,组成“宣传普及母婴保健科学知识专家委员会”,负责组织和提供母婴保健知识及有关科普知识的稿件及宣传资料。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充分利用现有的渠道和服务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和宣传、咨询、义诊等活动,同时积极推广并开展与优生优育有关的母婴保健新技术服务。

1.3 举办各级法律知识和推广适宜技术培训班,将宣传贯彻《母婴保健法》工作引向深入。从1995年5月起,各级人大教科文卫委(办)、政府法制办(局)、卫生局先后联合举办了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近万名有关领导、行政执法人员、医疗保健机构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接受了2次以上的培训。省卫生厅举办了7次高层次的各类适宜技术培训学习班,推广国际国内先进实用、符合我省省情的新生儿窒息复苏、优生3项血清学检查、孕妇服用叶酸防止神经管畸型、围产保健新方法等技术,提高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学科带头人的学识水平及能力,为保障母婴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优质服务。

2 从我省实际出发,逐步建立健全母婴保健法律法规体系

为把《母婴保健法》中的原则规定加以具体化, 把我省近几年来开展母婴保健工作所取得的经验用法规条文确定下来,力求保持某些政策和行政管理措施的连续性,保证《母婴保健法》在我省顺利实施,在《母婴保健法》颁布不久,省卫生厅即向有关部门提出制定母婴保健地方性法规的建议。这项建议得到批准后,卫生厅会同省直有关部门于1995年1月成立了由分管副厅长、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分管副主任任组长,有省人大、省政府法制办业务处室领导同志参加的起草小组。为了使草案初稿的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起草小组成员在认真学习《母婴保健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同时,深入到我省城区、乡村调查研究,多次召开有不同人员参加的座谈会、专家论证会。由于我们在草案起草过程中注意并较好地解决了草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等几个问题,同时得到省直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辽宁省母婴保健条例》草案初稿形成后得到了省政府法制办、省人大教科文卫委等有关部门的认同。在省政府法制办等部门依法审核修改的基础上,经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一次通过。1995年11月,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也一次审议通过,使我省步入全国母婴保健地方立法工作的前列。

《辽宁省母婴保健条例》颁布实施后,省政府于1995年11月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辽宁省婚前医学检查管理办法》,确定在我省境内全面实行婚前医学检查制度。根据法律法规,省卫生厅又相继制定下发了《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暂行管理办法》、《婚前医学检查单位验收标准》、《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合格基本条件》等9个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996年初,省卫生厅分别与省公安厅、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省物价局下发了一系列管理规定,对出生医学证明、婚前医学检查证明等法律法规文书的发放使用、婚前医学检查的收费等实际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规范了婚检疑难病例转诊程序和转诊接受机构。为了切实加强孕产期保健管理,根据《辽宁省母婴保健条例》,省卫生厅印发了《辽宁省医疗保健机构助产技术服务许可及人员资格管理办法》,实行助产技术服务许可和助产技术服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截止1997年8月底,全省依法审批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单位409个,聘任母婴保健监督员920名。经全省统一考试,2 439名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人员取得了技术考核合格证书,10 000名家庭接生员接受了孕产期保健和接生知识的培训和考试,卫生行政部门对合格者颁发了国家统一制发的合格证书。助产技术人员技术操作考核和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审批工作正在进行中。同时,全省还清理取缔了城市助产接生站和个体接生诊所,处罚了农村无证接生人员。至此,除从事产前诊断、遗传病诊断的服务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办法尚待制定外,实施《母婴保健法》相关的配套文件均已制定出台。我省现已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严谨、上下衔接、相互协调、有机结合的母婴保健法律法规体系,使妇幼卫生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重视,将母婴保健事业纳入本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法一条例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经费的投入,仅为宣传和培训工作就投入了120万元,并为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增加了经费,使绝大多数县级机构人员经费年人均达到3 000元以上。到1996年,全省妇幼保健机构业务用房总面积达到12.7万平方米,专业设备总值增加到2 668万元,分别比《母婴保健法》颁布前增加了18.9%和25.4%,全省妇幼卫生经费占卫生事业费的比例已由1993年的3.2%上升为4.0%。

4 采取多种措施,保证执法工作顺利进行

4.1 切实加强物资凯发k8国际的技术支持体系的建设。1996年省卫生厅采取配套投资等方法为朝阳县等10个贫困县购置了妇幼保健用车,方便了偏僻地区群众婚检,解决了在这些地区开展孕产期和婴幼儿保健服务难的问题。许多地区也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采取各种便民措施,使偏远贫困地区的群众接受到法律法规要求的一系列保健服务。葫芦岛市连山区妇幼保健院制定了农村婚检实施方案,在民政部门的支持下,结合婚姻登记定时定点的特点,巡回下乡进行婚检,受到当事人的称赞。大连、阜新等地实行了检查、登记、发放生育指标及婚姻、优生优育、避孕知识教育一条龙服务。在实施一法一条例的同时,宣传贯彻《婚姻法》和《辽宁省计划生育条例》,既提高了广大群众依法结婚、依法生育的觉悟,维护了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尊严和权威性,又减轻了群众不必要的负担,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4.2 为各级政府领导当好参谋,加大工作力度,适时解决工作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1996年和1997年,省政府和各市政府签订了卫生预防保健工作目标责任书,我厅建议将城乡婚检率等执法的难点和重点指标列入目标责任书中,得到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到1996年底,全省的婚检覆盖率以乡为单位达到100.0%,婚检率城市达到96.0%,农村达到72.0%。1997年,在筹备我省卫生工作会议时,省政府领导特别指示要将认真实施《辽宁省母婴保健条例》写入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实施意见中,依法保护母婴健康。

4.3 强化行政执法,提高各项服务质量。

4.3.1 强化卫生行政执法职能。省卫生厅要求各县、区卫生局必须配备1名专(兼)职人员负责执法工作,加大违法案例处罚力度,树立母婴保健法律法规的权威。大连市率先由市编委下文成立了专门执法机构——母婴保健监督办公室,使行政执法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为进一步提高各级监督员的素质,全省举办了执法处罚案例培训班和学习行政处罚法讲座,将是否有正确实施母婴保健行政处罚案例纳入全省妇幼卫生处(科)评比方案中,积极促进两个转变,即由单纯行政管理向依法管理转变,由单纯对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向全行业管理转变。

4.3.2 加强对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和监督,规范服务行为。1997年,我们从创建和评比文明婚前医学检查单位入手,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婚前医学检查单位肩负着依法服务和促进社会稳定的重任,是妇幼保健工作面向群体、面向社会的重点窗口单位,行风的好坏直接影响政府和卫生部门的形象。从今年初开始,各市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对婚前医学检查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制定了具体的评比方案,要求婚检单位讲职业道德,树文明行风工作常抓不懈。要从群众最关心的具体事情做起,改革措施要求扎实到位,让广大服务对象参与监督,使评比活动富有成效,并通过评比文明婚前医学检查单位活动,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加强妇幼卫生行业职业道德建设,逐步形成较完整的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不断提高妇幼卫生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

4.3.3 建立行政执法和婚姻保健服务公示制度。建立这个制度是把卫生行政职责及医疗保健机构开展婚姻保健服务的依据、内容、价格、工作标准、质量、监督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告,让群众知道,加大执法和服务工作的透明度,以此来严格规范自身的执法和服务行为,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促进我们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增强法制意识,做到严格执法,严格依法服务。

5 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执法工作

一法一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各级卫生部门进一步重视做好协调财政、物价、民政、计生、公安、教委等部门的工作,注意处理好执法主体和配合执法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省卫生厅、省公安厅密切配合,从1996年3月1日起,在我省行政区域内统一规范使用了新的出生医学证明,使这项与国际接轨的改革工作很快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并保证了正常运行。丹东市卫生局在市教委的积极支持下,制定了丹东市托幼园所卫生保健管理规定。为强化托幼园所卫生保健人员的管理,省教委配合卫生厅联合编印了《辽宁省托幼园所卫生保健人员岗位资格培训教材》,各级教委支持和配合卫生部门对全省5 621名卫生保健人员进行了培训。各级托幼园所认真执行《辽宁省母婴保健条例》,严把工作人员上岗体检和招收儿童入托入园健康体检关,认真查验工作人员健康证明和儿童健康证明、《儿童保健手册》和《儿童预防接种证》,建立健全了各项卫生保健制度。据统计,全省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合格率达到90.0%,儿童入托入园健康检查率达94.3%,工作人员上岗前体检率达到94.1%。

6 严格进行执法检查,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加强立法工作固然重要。而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更为重要,法律的生命在于法律的实施,严格有力的执法监督是法律实施的保障。一法一条例颁布实施两年来,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省政府法制办、省卫生厅就一法一条例的宣传、准备实施与贯彻执行情况在1995、1996两个年度已经分别进行了视察和检查。特别是两次大检查都由省人大徐廷生副主任和有关常委带队,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母婴保健事业的热切关注和高度重视,极大地促进了我省一法一条例的顺利贯彻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妇幼卫生各项工作的开展,保证了各级政府承诺的妇幼保健各项指标的如期实现。在省人大、省政府的带动下,各市人大、政府也普遍就一法一条例在本地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几次视察和执法检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1996年9月,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省政府关于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和《辽宁省母婴保健条例》工作情况的报告,对促进母婴保健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7 建议

当前面临世纪之交,我省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改善卫生服务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将有更多更高的要求,妇幼卫生工作任务更加繁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族健康素质的不断提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依法保护重点人群健康,认真实施《辽宁省母婴保健条例》、《辽宁省婚前医学检查管理办法》,做好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婴幼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实现《九十年代辽宁省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和《辽宁省妇女发展规划》的目标。这一切要求我省母婴保健事业要有一个大的发展,而加强妇幼卫生法制建设,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7.1 要更加深入地开展法制宣传和母婴保健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力度,持之以恒,注重实效。不仅卫生部门要积极开展这项工作,而且要与有关部门合作,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和载体,创造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多元化宣传形式,宣传精神文明,倡导新风正气,使它既有群众性又不流于形式,既能持续开展又不成为负担。

7.2 进一步深刻领会、全面理解、正确把握一法一条例的立法宗旨和精神实质,贯彻实施好母婴保健法律法规。一法一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确立了母婴保健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它的权威性和重要性来源于它对全局的普遍的指导意义,即从保护占人口2/3重点人群的健康、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这一利国利民的大局出发,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大计;不是部门意志,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因此,卫生主管部门要尽快完成从单纯行政管理向依法管理转变,从单纯管理妇幼保健机构向全行业管理转变,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在今后执法工作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母婴保健法》、《辽宁省母婴保健条例》和《辽宁省婚前医学检查管理办法》的规定,对直接涉及妇女儿童健康的婚前医学检查、孕产期保健、婴幼儿保健、助产技术、产前诊断、遗传病诊断、终止妊娠、结扎手术以及从事家庭接生等法律规定的内容,依法实行归口管理,实行许可制度,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不允许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对于侵犯妇女儿童健康权益的各种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运用法律手段切实保障妇女儿童的健康。

7.3 抓好依法行政,建立完善的执法责任制和公示制度。实行执法责任制是依法行政的有效途径。执法责任制包括规范抽象行政行为、建章建制、落实岗位执法责任、严格考核、加强监督等内容。通过执法责任制的施行,实行执法权限法制化,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检查经常化,监督机制完善化,促进执法责任到位,提高执法水平,改善执法状况。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则是执法责任制的发展和升华。它把执法的各个环节向全社会公开宣示,作出郑重承诺,接受社会监督,体现依法行政的职能,以促进“两个转变”尽快完成。同时,抓好依法监督和执法检查,保证母婴保健法律法规建设的统一和行政命令的畅通。母婴保健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完善仅仅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今后工作的关键是在实践中将各项规章制度一一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强化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肃查处,使依法监督和执法检查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要将建设精神文明工作纳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服务对象是否满意为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7.4 切实加强领导,增加投入,确保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我国在落实人口政策中总结的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就是“党政两个一把手负总责不变”。妇女儿童卫生保健工作要实现法律法规规定的任务,也必须充分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九五”期间,妇幼卫生保健工作肩负着繁重的任务,因此必须有基本投入做保障。首先是增加领导者精力上的投入,加强调查研究、关心过问、解决实际问题;其次是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在现行体制下调整充实相应人员保证执法监督的需要;再次是增加经费投入,设立降低孕产妇、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出生缺陷发生率的专项经费和《母婴保健法》执法经费,真正落实妇幼保健机构的全额拨款政策。各级卫生部门也要调整卫生经费内部投入结构,确保对妇幼保健经费的投入,使我省执法和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等工作再上新台阶。

妇科专科建设实施方案篇7

一、深化“巾帼科技星火工程”,提高农村妇女科技致富能力。

历时5年的“巾帼科技星火工程”是对全市25万名农村妇女骨干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从而带动全市广大农村妇女学习科技、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一项民心工程。今年,市妇联加大工作力度,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搞好各项协调工作,并加强督导,稳步推进巾帼科技星火工程的开展。

1、加强指导与监督,促进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巾帼科技星火工程”开展两年多来,市妇联不断地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强化与督导。4月份,我们结合新农村建设对两大重点工程进行了调研。实地查看了部分省级、市级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和巾帼科技培训基地,并对“巾帼科技星火工程”的培训档案、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和“巾帼信用致富工程”的进展情况进行了督导,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2、搞好专家帮扶模式,做好协调服务工作。

市妇联在两年多的培训工作摸索中非常重视科技专家的作用,建立完善了“专家 基地”、“专家 带头人”的帮扶机制。不仅有自己的专家库,有详细的专家帮扶档案,而且及时地动态管理,使专家和示范基地、致富带头人结对帮扶,充分发挥专家的资源优势。对在帮扶过程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帮助解决,确保帮扶效果。专家帮扶制度对妇女尽快掌握技术起到了直接作用。我市畜牧局高级畜牧师马保全、路德成两位专家定点帮扶文峰区高庄乡巾帼科技示范基地牧峰养猪场,通过定期讲课、电话及时了解养殖场的生产经营情况,从市场、品种、疫病、饲料等方面进行指导。得益于专家的悉心指导,牧峰养猪场在规模、品种、效益上都得到了改进和提高,受其影响,邻近乡村村民的养猪积极性也大大增强。

为更好地发挥专家帮扶的作用,今年市妇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首届“农民喜爱的好专家”评选活动,经过农户的推荐,村、乡镇的初评和各级“双协”小组的综合审定,共有24名专业水平高、服务态度好、帮扶效果明显的专家被评为20*年度“农民喜爱的好专家”。7月31日召开了全市“巾帼科技星火工程”专家帮扶表彰暨经验交流会,对当选的“农民喜爱的好专家”进行了表彰。会上,市政府副市长*对专家们的帮扶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要求专家们要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深入到农村第一线,积极进行科技培训和技术推广,帮助农村妇女脱贫致富,使全市广大农村妇女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推动者、受益者。这次评选活动进一步扩大了专家帮扶的影响范围,激励专家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对进一步推动“巾帼科技星火工程”的深入开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3、巩固项目、建设基地,搭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平台。

为帮助农村妇女发展特色农业,走以规模促效益的增收之路,我市妇联积极扶持建立“妇”字号科技示范基地,巩固发展特色致富项目,为农村妇女搭建增收致富的平台。汤阴县韩庄乡妇联在韩庄乡工官屯村率先成立了鑫泰食用菌基地,有效激活了周围群众发展食用菌的积极性。目前,全村形成以鑫泰为中心的食用菌公司6家,科技园区150亩,从事食用菌种植600多人,年产以金针菇为主的各类食用菌350万袋,年产值1500万元,利润150万元,全村人均增收600元。食用菌生产在全村乃至全乡呈现出规模化、产业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4、培养典型、示范带动,促进农村妇女共同致富。

市妇联注重挖掘和树立新典型,先后树立“养猪标兵”、“养鸡标兵”、“种棉花示范户”等各类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152名,通过表彰、电视专题片等形式,广泛宣传她们的典型事迹,有效发挥了女致富带头人的典型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市杨*村的曲朝霞,通过妇联组织的各种培训后,投资50万元建成了一个汽车配件厂,并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40多名。“巾帼科技星火工程”使广大农村妇女提高了科技素质,增强了致富能力,

5、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妇女转移致富。

一是各级妇联在引导和扶持农村女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方面,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创造条件。汤阴县妇联依托县城乡妇女劳动技能培训基地,举办各类培训班8期,培训妇女1200人,先后为汤阴健丰饼厂、汤阴纺织有限公司、永达等本县企业输送女工84名,为郑州“三全”食品、河北廊坊中纺兰雪绒时装有限公司输出女工120余人,有效地实现了农村妇女的有序转移,拓宽了她们致富增收的途径。

二是对滑县国际劳工组织“预防以劳动剥削为目的的拐卖女童和青年妇女项目”进行督导。3月4日,滑县妇联启动“中国预防拐卖女童项目春雨行动”,促进妇女安全就业。现场发放印有防拐知识的手提包6000份、小扇子7000份,扑克牌10000份,深受群众喜爱。

二、实施“巾帼信用致富工程”,为农村妇女科技致富提供小额信用贷款

20*年9月,市妇联和市农信联社联合在全市启动了“巾帼信用致富工程”。活动开展以来,我们通力协作,采取多种措施,对我市农村妇女进行贷款扶持,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目前,全市已发放小额贷款1356万元,扶持1500余户妇女进行了项目投资或扩大再生产,为广大农村妇女参与经济建设注入了实力和活力。

1、通力协作,全面启动。

全省“巾帼信用致富工程”动员会议之后,市妇联党组及时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同时主动与市农信社联系,于20*年9月下发了安妇[20*]55号文件《*市妇联省农信联社*市办公室关于在全市广大农村妇女中实施“巾帼信用致富工程”的意见》,专门成立了此项工作的领导小组,制定出*市“巾帼信用致富工程”联席会议制度和办公室主要职责,明确市妇联和市农信联社专人负责。9月21日,市妇联联合市农信联社在新大地宾馆召开了“巾帼信用致富工程”动员会暨启动仪式。各县(市)区妇联主席、分管主席、农信社主任、有关乡镇妇联主席和致富带头人代表共百余人参加了会议。市政府市长助理李峰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市妇联主席李志弘就实施好“巾帼信用致富工程”作了全面的安排部署,要求各县(市)区妇联要注重培养一批巾帼信用致富户,促进建成一批妇女发挥作用好,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辐射作用的巾帼信用致富村,从而带动全市广大农村妇女增收致富。这次动员会为我市全面启动“巾帼信用致富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营造氛围,以点带面。

我市动员会议之后,各县(市)区妇联和农信部门密切配合,迅速行动,层层召开动员会,下发联合文件,成立领导小组,并要求各乡镇妇联干部和村妇代会主任深入到试点乡、村和农户家中进行宣传,同时利用当地电视、广播、小喇叭等宣传媒体,印制宣传单等方式宣传信用贷款发放等有关政策和规定,使农村妇女对这项工程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充分调动了全市广大农村妇女参与“巾帼信用致富工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市妇联对接受过“巾帼科技星火工程”培训已掌握了致富技术,选定发展项目的妇女农户进行贷款扶持,培养了一批巾帼信用致富户。如滑县万古镇张营村秦素君接受巾帼信用贷款10万元后,她的土布加工作坊规模逐步扩大,新上机器6台,新增项目制作床上用品、和服、睡衣、布鞋等,目前,已在濮阳、新乡、*开了三家连锁店。喜获贷款的妇女,或积极参与家畜养殖和蔬菜大棚种植,或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3、措施得力,力求实效。

为推动“巾帼信用致富工程”扎实深入地开展,市妇联领导多次带领有关部室同志深入到五县(市)区示范乡、村和农户家中进行实地调研,并及时帮助解决具体问题。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北关区彰北办事处冯家庙村申德娥有致富愿望,想依靠大棚种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青椒、西红柿等,通过培训已掌握了一定的新技术,但苦于没资金。市妇联及时与市区农信联社协调,帮助贷款6万元,使她的大棚获得了可观的收益。目前她用在大棚中赚的钱通过引进纳米技术开始种植果树,经济效益达万元,带动了同村及周边妇女种植的积极性。

通过调研,市妇联在全面了解全市实施“巾帼信用致富工程”的具体情况之后,对每个县(市)区的实施力度和存在问题进行通报,让大家相互学习交流,促进工程顺利开展。

三、丰富活动内容,激发妇女创业热情

一是利用“三八”妇女节时机,对涌现出的各类典型进行表彰。“三八”节期间,各级妇联都召开了形式多样的庆祝会和表彰会,滑县妇联还举办了“妇女创业与新农村建设”论坛,共有200余名女企业家、农村女支书女村长、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县乡村妇联干部参加。县种子公司经理赵秀珍,城关镇康庄村党支部书记吕存梅,国丰农药公司董事长游彩霞,万古镇“故道家纺”负责人秦素君以妇女创业与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从不同角度介绍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和成长的感受,给广大妇女传授鲜活的“创业经”,切实激发了广大妇女的创业热情。

二是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4月23日,由市妇联联合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计生委和师源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在文峰区宝莲寺镇杨家井村开展了一次科技、卫生、法律“三下乡”活动,共为群众送去农业种植、养殖类书籍500余本,发放防治艾滋病、优生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资料近20000份,邀请科技、计生专家、女律师20余人进行了现场咨询,受益群众达1000余人。各县(市)、区妇联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科技宣传,发放了培训资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妇科专科建设实施方案篇8

【关键词】 中医妇科学;学科建设;专科建设

高等学府以学术研究和培养人才为主要任务。学术的传承、研究与发展创新是高等教育的命脉。学术团队的自身发展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都植根于学术的土壤。近10多年来,我校中医妇科学在学科建设、专科建设、课程建设和学术团队建设方面得到了均衡发展,我们深深体会到学术研究对于学科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1中医妇科学学科与专科的发展历程

中医妇科学是一个具有深厚的学术底蕴的学科。建校之初,首任学科带头人罗元恺教授重视学术研究与团队建设,勤于著述,研发新药,在国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20世纪80年代初,中医妇科学已成为我校首个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

中医学的重点学科建设起端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第2代学科带头人欧阳惠卿教授等中医名家的学术传承,我校中医妇科学在1997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广东省共建的重点学科;2000年成为省级重点学科;2001年成为局级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02年进入部级重点学科的行列,2007年继续保持部级重点学科的地位。

在专科建设方面,中医妇科学2002年成为“十五”部级重点专科,2007年顺利通过验收,进入“十一五”强化建设阶段。

在学术团队与课程建设方面,中医妇科学2005年成为我校的第一门部级精品课程,2008年成为大学优秀教学团队;2010年成为部级教学团队。

目前,中医妇科学是全国唯一在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均进入国家队的临床学科。以上成就奠定了我校中医妇科学在同类学科中的领军地位。

2学术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

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关键在于提高学术水平。因此,学术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学科要得到稳健、可持续的发展,必须从源头上理清学科形成与发展的脉络,夯实研究的基础。

中医学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原创性学科之一。中医的学术研究首先要从传承着手,在中医经典和各家学派的学术积淀中吸纳、继承其精粹,并融汇现代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现代阐述和发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寻求突破与创新,使中医学的理论和诊疗技能提升到新的高度。

中医妇科学的理论发端于《黄帝内经》,治疗学形成于汉代《金匮要略》。比较系统的专著《妇人大全良方》成于宋代,明代与清代妇科专著众多。纵观历代医著,学术观点不一,尚未形成系统的学术框架。

罗元恺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对肾、天癸、冲任和子宫的中医学理论内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基础到临床捋清了各要素的作用与关系,建构了肾—天癸—冲任—子宫轴的学说,并得到中医妇科学术界的认同。

以肾—天癸—冲任—子宫轴为理论架构,形成了中医妇科学调经、助孕、安胎的基本思路,并逐渐发展为3个研究方向:月经病和不孕症的系列诊疗,自然流产的防治研究,围绝经期疾病的防治等。在21世纪,中医妇科学的研究项目定位为“生殖健康与生殖障碍的中医药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本学科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1)研发了3个中药新药。滋肾育胎丸、田七痛经胶囊、麒麟丸先后获得新药证书。其中,滋肾育胎丸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并成为中药保护品种。

(2)6个项目获得9项省部级奖励。滋肾育胎丸的研发与推广先后获得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83)和国家教委三等奖(1997);麒麟丸的研发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月经周期调节与月相关系的研究获国家中医药局科技成果二等奖(1987);免疫性自然流产与免疫性不孕的中医治疗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中医药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肾脾虚弱型自然流产的系列研究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02)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研究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

罗颂平.以学术研究引领学科与专科建设第5期2010年第27卷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3)出版了系列教材和专著。① 系列教材:主编《中医妇科学》5版、“十五”规划教材人卫版、“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版、高教版和案例版等6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材1部,本科妇科方向教材《中医妇科名家医著医案导读》、《中西医妇产科治疗学》、《生殖免疫与内分泌学》等3部;副主编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妇科临床研究》、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规划教材《社区临床常见病证及处理》以及成人高等教育《中医妇科学》。②专著:主编《罗元恺妇科经验集》、《新编中医妇科学》、《中西医妇科新理论新技术》等专著以及一系列的女性保健养生科普著作;副主编《中医妇产科学》、《中医妇科名家经验心悟》、《妇科疑难病现代中医诊断与治疗》等大型专著。

中医妇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以深厚的底蕴、明确而稳定的方向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而宽厚的基础,并以深入而可持续的研究和丰硕的成果引领重点学科建设向前发展。

3提高学术水平是专科建设的重要内涵

对于临床学科的专科建设,关键在于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根本在于以科研提升诊疗水平。在中医学领域,大学附属医院有别于普通中医院,主要在于其学术水平较高。

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妇科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广东省重点专科,2002年成为部级重点专科。在专科带头人欧阳惠卿教授的带领下,“十五”期间对先兆流产、异位妊娠和盆腔炎等重点病种进行了规范化的临床研究,顺利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专家检查与验收。

“十一五”期间,作为重点专科全国协作分组组长单位,牵头组织制定和优化输卵管妊娠的中医规范化诊疗方案,在2008年获得国家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输卵管妊娠的辨病与辨证论治方案的规范化研究”的立项资助。并作为全国协作分组副组长单位,制定和优化先兆流产的中医规范化诊疗方案。此外,还作为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中医治疗妇科常见病研究”的组长单位,牵头组织“中医标本同治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优化方案研究”。 转贴于

学术研究推动了专科的发展。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使重点专科获得生机与活力,妇科学术研究成果进入教材,成为我校在2007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的一个亮点。我们对于复发性流产和输卵管妊娠的研究成果以及中医诊疗规范,通过教材和专科协作组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推广应用,产生良好的示范与辐射作用。

以学术研究为内涵,逐步建立常见病、疑难病的规范化诊疗方案,提高了专科诊疗水平,带动了医疗业务的发展。在强化中医特色与优势的前提下,亦同时增强西医妇产科的技术实力,积极引进新技术、开展新业务,较好地开展了腹腔镜手术、宫腹腔镜联合、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还可以为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做盆腔悬吊带术(tvio技术)等,扩大诊治病种,提高了临床疗效。既有中医特色,又纳入西医的诊疗技术。近年来,门诊量稳步上升,2008年门诊量181万人次,2009年的门诊量228万人次,并吸引了省外、港澳地区和国外的患者慕名前来就诊。我院妇科在卫生部最佳医院排名中名列全国最佳妇产科第8位,居同类中医院之首。

4协调发展才能持续发展

学科建设、专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均应以提升学术为首务。作为中医药院校的临床学科,教学、医疗与科研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科、专科与课程建设应并驾齐驱。因此,必须统筹协调医、教、研的关系,使三者均衡发展。

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统筹。首先要确立中医学的学术核心地位,以中医学术为灵魂。唯有突出中医学的主体地位,才能保障学科、专科发展不离宗。作为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医疗和教学是同等重要的两项中心工作。立足于临床与教学,是学科和专科得以发展的基础。双足并立,才站得稳,走得快。若重医轻教,则如同跛足而行,走不快,行不远。学术研究的传承与创新是两翼,唯有在学科、专科的内涵建设方面下功夫,练好内功,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瞄准学科前沿,展翅腾飞。这些年来,我们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研引领教学,以研促医,实现了医、教、研的协调发展,学科与专科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中医临床学科的协调发展尤其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中医学术源远流长,学术流派、中医名家、医著医案等多如繁星,传统中医学理论与名家临证经验是中医学的宝贵财富,学术传承至关重要。离开继承而言中医学术创新,将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没有学术生命力的。学术的继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继承的首务是要系统梳理本学科的中医学理论、学术流派,收集、整理名家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进而构建理论框架,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深入的挖掘与研究。创新则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理论、新学说,使名医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得到升华,具有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得到提升和推广,具有独特疗效的名家验方得到研究开发。

5学术研究关键在人才与团队

学科是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平台。从事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关键在人才与团队。由学科带头人、各个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中青年教师组成的学科团队,是学术研究的主体。学科带头人应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明了学术发展的方向。同时还需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与学术凝聚力,能团结整个团队共同前进。学科团队的成员应该在学科的若干研究方向中找到自身的研究目标,并在某一领域深入钻研,学术上有所建树。团队还应具备合理的结构,既要有顶层的名医、名家,在学术上掌舵,在社会上有影响力,在团队中发挥指导作用,也要有来自不同学科、毕业于不同院校、各有所长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他们思路开阔,思维活跃,善于学习,敢想敢干,可以在学科的交融中擦出创新的火花。

中医妇科学的第1、2代学科带头人为学科的发展深谋远虑,培养造就了一支团结协作、务实上进的学术团队。目前,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正高职称8名,副高职称10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50%),硕士学位11人(393%);名中医学术继承人4名;广东省名中医培养对象1名。设置了广东省珠江学者岗位,并拥有广东中医界目前唯一的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妇科专科建设实施方案篇9

[关键词]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现状;措施

妇幼保健档案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源,通过加强对妇幼保健档案的管理,可以更发孤加快妇幼保健院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妇幼保健院档案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凭证,是医院研究的基础,所以需要对其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加快推动管理的规范化,从而确保新时期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妇幼保健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收集效率不高

在目前各级妇幼保健院的管理工作中,与自身相适合的各种管理制度都在不断建立和完善,但这些管理制度中涉及到档案管理的却相对较少,而且档案管理工作也没有纳入到妇幼保健院目标管理考试方案中,这就导致妇幼保健院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不仅档案收集效率较差,而且档案缺乏完整性。

(二)对妇幼保健档案内容界定不清,管理范围不明

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速度较快,在这种情况下,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目前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工作中还没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档案管量模式也没有统一,这就导致各级医院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都依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管理,管理范围不明确,导致许多需要管理的内容都没有纳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来。

(三)档案意识不强,档案利用率较低

在妇幼保健院管理工作中,很大一部分管理人员对档案的重要性都缺乏认识,觉得档案无法直接创造价值,可有可无,对医院的发展起不到多少作用。这就导致长期以来妇幼保健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也较为落后,从而导致档案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四)档案管理分散,不利于档案的完整和安全

目前部分妇幼保健院并没有专门的档案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由各科室负责,这种分散式的管理方式不仅不利于档案的完整性,而且不利于档案的综合利用,同时人力、物力和空间上也存在着较大的浪费。

(五)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妇幼保健院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更重视医疗技术人员的培养,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并没有将档案管理人员纳入进来,这就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档案知识培误码,也很少有进修机会,对各种新的理念、先进的管理方法等无法有效掌握,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往往凭证以往的经验来进行管理,从而导致管理水平落后,管理工作缺乏创新。

(六)档案工作硬件投入不足,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

在当前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下,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始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广泛的应用。但在很大一部分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从而导致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较低,许多档案工作还停留在手工阶段,从而给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二、完善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提高依法归档的自觉性

大力宣传档案工作,使妇幼保健院领导、职工都充分认识档案的重要性,认识档案与自己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密切关系,更好地支持档案管理工作,从而促进全员档案意识格局的形成。《档案法》规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二)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促进档案工作规范管理,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是促进档案工作规范管理的关键。妇幼保健院要结合本单位档案工作实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制度。对各科室的各类档案材料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统一考核,使档案管理与医疗业务同步考核评价,同步发展。

(三)加强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影响档案管理水平,妇幼保健院要将档案人员培养纳入医院人才培养计划,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一是通过专业培训、继续教育、知识更新、进修学习等提高业务和知识水平。二是深入临床一线调查研究医疗、教学和科研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不断总结探索档案管理工作,适应档案业务发展,推动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加大投入力度,实现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一方面要提高档案保护设备和技术现代化的配备,如档案库房的去湿、空调设备,高效灭虫、灭火设备,这些设备和技术的应用是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要引进计算机管理,用计算机储存整个妇幼保健院的各种业务、行政上的档案,方便使用者及时查找、阅读,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利用计算机管理可以减少档案的有效空间,保存信息方便简单,也增加了其保密程度。

(五)加快档案的开发和利用

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档案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要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使妇幼保健院的档案为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编研活动,对信息进行深层次开发和加工,编写各种专题汇编,为利用者提供多层、多方面、有实效的信息。

三、结束语

妇幼保健院作为为妇女和儿童服务的医疗机构,其集医疗、科研、保健于一体,在当前新形势下需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制定科学严谨的档案管理制度,从而利用档案资源为妇幼保健院的各项工作提供良好的服务,确保更好的推动妇幼保健院管理水平的提升,使妇幼保健档案的价值更好的挖掘出来,从而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岳秋玲.对妇幼保健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的探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6-06.

妇科专科建设实施方案篇10

(一)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县妇联党组始终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当前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县委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一结束,妇联党组就及时召开班子成员会,研究部署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具体工作。制定了《**县妇女联合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妇联主席覃道仙同志担任,副主席刘苏华同志担任副组长,廖辉云与熊晓莉为组员,并明确办公室主任由刘苏华兼任。同时,对学习实践活动三个阶段六个环节的具体工作进行了细化和量化,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下拨了专门的工作经费。同时,为抓好活动监督评议,我们还邀请乡镇妇联主席、战线妇委会主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私营业主代表共20人组成了党员群众咨询评议团。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二)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县妇联班子成员充分发挥“三个带头”作用,带头学习调研、带头分析检查、带头整改落实。在整个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县妇联一共组织集中学习14次,计56个课时。所有参学对象撰写笔记都在一万字以上,学习心得体会二篇以上。在组织大家集中学习的同时,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文件与撰写读书笔记相结合,学习讨论与集中交流相结合,严格按照学习计划完成了学习任务,确保了学习时间,学习内容,保证了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

(三)坚持“三结合”原则,确保调研质量。4月份,学习实践活动进入调研环节,为确保调研质量,县妇联对调研工作坚持“三结合”原则,即:调研课题与本职工作相结合;本地调研和外出调研相结合;深入调研与反复论证相结合。根据这一原则,我们确定了对农村妇女维权问题、我县女干部队伍建设、市级以上“三八红旗手”生存状况、市场经济中女性道德等四个方面的调查课题。课题确定后,相关人员不但下到乡镇、县直相关单位和部门进行调研,同时,为了拓宽视野,我们有针对性地到先进地区长沙市芙蓉区妇联、天心区妇联进行学习考察,通过比较找差距,借鉴经验,取长补短,使提出的意见、建议更具有前瞻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注重从三个方面加强调研和论证。一是搜集资料,熟悉情况。尽可能更全面、更广泛地搜集与调研题目有关的资料;二是真正“沉”下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取各种有效方式,了解真实情况,抓住关键问题,把情况和问题摸准、摸透;三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反复论证。在调研报告的形成过程中和初稿形成后,我们不搞“一槌定音”,而是多次召开党组会议进行讨论,对重要的调研报告还请邀请评议对象参加,做到反复论证,反复修改。在调研阶段,形成了《关于**县农村妇女维权问题调研报告》、《加强我县女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县市级以上“三八红旗手”生存状况的调查》、《关于市场经济中女性道德的调查与思考》等专题调研报告,为更好地发展我县妇女儿童事业提供决策参考。

(四)把握关键环节,深入分析检查。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扎实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写好分析检查报告是分析检查阶段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采取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意见箱、公布热线电话、qq群交流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基层党员群众对领导班子和个人的意见建议,征集到对领导班子的意见和建议经梳理共7条,对领导班子个人的意见和建议经梳理共7条。同时按照“七个面对面”和“三个必谈”的要求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交心谈心,进一步征求大家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县妇联班子成员结合各自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结合学习调研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照班子及自身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进行自我分析检查,精心撰写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5月26日召开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县委组织部、县纪委领导和部分群众评议团代表参加了会议。通过民主生活会的召开,使班子成员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达到了互相帮助、增进团结、共同提高的目的。为撰写好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我们成立了专门的撰写班子,由覃道仙同志全程主持撰写工作,先后召开了3次专题会议,对分析检查报告逐项逐条进行认真细致的讨论研究,并认真吸取了联点县级领导、检查指导组和群众评议团的意见,先后经过4次修改完善,使得我们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在6月15日的群众评议会上,发出的13份评议表群众满意度达100%。

(五)强化整改措施,确保落实到位。根据分析检查报告查找出的“引领妇女参与科学发展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妇女工作的理论学习还不够扎实,联系实际还不够深入、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能力与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干部能力和作风建设与科学发展的要求尚有差距”等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宣传部党组先后召开三次专题会议反复研究,在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县妇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方案》,明确了近期和中长期目标任务,建立了整改落实台账,明确了整改责任。制定方案时做到了“六定”,即定整改目标、整改措施、整改责任领导、整改责任单位、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班子成员并做出公开整改承诺,自觉接受各级领导部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收到了良好效果。共3页,当前第1页1

(六)突出实践特色,推进“四个一批”。在整个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突出实践创特色,科学发展上水平,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做好日常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了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着力抓好了“四个一批”工程建设,即:推进建设“一批项目”,推进办好“一批实事”,推进破解“一批难题”,推进构建“一批机制”。推进建设“一批项目”:投资20多万元,建设完善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即屋顶防晒防漏、园内绿化、地面硬化、游乐设备的添置。为扶贫点村的公路建设出资出力,目前已经完成上半年任务。推进办好一批实事:今年4月,聘请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的郑志菊专家为世运针织厂600多名女职工进行了一堂女性生殖健康知识和艾滋病知识的讲座,并为她们送了两场数字电影;给全县艾滋病救助孤儿送去了上半年的慰问金,每人450元;组织筹备“母亲与教育”巡回报告会,目前此项工作进在筹备过程中,进展顺利。积极接待来访来信人员,上半年共接待上访案件53起,结案53起,结案率达到100%。破解一批难题:为给返乡妇女培训,帮助就业。我们一方面与县劳动就业管理等相关培训机构联系,制定计划,加强培训。另一方面在年度考核细则中明确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开展类似的培训,帮助农民就业增收。推进构建一批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出台了《关于加强妇女组织建设的意见》、妇联学习计划等一系列文件和规章制度。

二、主要收获和体会

在此次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县妇联基本上达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科学发展上水平”的目的。我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妇女群众工作,就要做到“七个必须坚持”:

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建国55年来,我国妇女的生存发展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妇女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到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坚强领导,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了党的领导,妇女运动就有了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是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妇女运动健康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只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妇女工作全局,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和体现在妇联工作的全过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是必须坚持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男女平等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只有不断加大对国策的宣传贯彻力度,使男女平等意识纳入决策主流,转化为社会成员的广泛共识,才能不断优化有利于妇女发展、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妇女全面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四是必须坚持“两手抓”的工作方针。“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是我们艰苦探索形成的一条重要经验。只有坚持“两手抓”,在发展中维权,在维权中发展,把发展和维权建立在提高妇女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统一到引领妇女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才能使发展和维权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五是必须坚持“三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是党中央对妇联组织提出的明确要求。只有坚持“三服务”,才能在大局中思考和推进妇女工作,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结合点上找准工作定位,尽心竭力地为妇女和基层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中的积极作用。

六是必须坚持推动形成“四位一体”的社会化、开放式的工作格局。“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妇联协调、社会参与”的社会化、开放式的工作格局是妇联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托,是妇联组织的群众性、社会性和统战性的要求所决定的。只有不断扩大开放、加强合作、积极协调、争取政策、整合资源,才能提高服务妇女儿童的能力和实力,扩大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才能使妇女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

七是必须坚持抓好妇联组织和妇联干部“双五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有赖于全体党员执政能力的提高。全国妇联提出妇联组织要切实提高“五个能力”,即团结动员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能力、引领妇女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能力、开展中外妇女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妇联组织自身创新发展的能力;妇联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五个能力”,即服务大局的能力、服务妇女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和协调的能力。这是一项需要我们长期为之努力的目标与任务,一定要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实、抓到底。

“七个必须坚持”是妇联工作多年实践创造和积累的宝贵财富,是始终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基本要求,确保妇联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法宝。我们一定要紧密结合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贯彻落实到妇联工作的全部实践中去。

尽管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学习实践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联系实际还不够紧密;有些工作措施还不是十分得力等。在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克服,积极整改落实。共3页,当前第2页2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县妇联将以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妇女儿童工作发展方向,用科学发展观广泛汇聚各方力量,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水平和能力。

(一)进一步增强学习热情,在深化认识提高水平上下功夫。科学发展观学无止境,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进进步的行动指南。要不断深化学习、深化认识、深入研究,进头脑、入人心、求实效,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