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传统节日教育十篇-k8凯发

时间:2024-01-20 16:59:24

小学生传统节日教育

小学生传统节日教育篇1

首先,消费主义将传统节日教育物质化。传统节日文化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得以显现和传承,如春节的汤圆、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等。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商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消费主义的大行其道,人们从对节日内涵和文化意义的向往转变为对物质消费和符号价值的追求,传统节日逐渐成为了消费节日和象征符号:寓意新生之初的春节变成了“红包节”,缅怀历史传统的清明节变成了“旅游节”,彰显爱国情感的端午节变成了“粽子节”,象征团圆美满的中秋节成了“月饼节”。因此,学生难以从物质化、消费化的传统节日中体会到节日的文化意味,无法接受节日的文化熏陶。

其次,西方节日将传统节日边缘化。社会的不断开放带来了多元的文化。近年来,媒体对西方节日的大肆报道和商家为了盈利的商业炒作,使得西方文化中的愚人节、万圣节、情人节、圣诞节等节日在我国备受关注,逐渐受到中小学生的欢迎和追捧;与此相反,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关注逐渐下降。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在西方节日娱乐化的冲击下逐渐淡化和远逝,难以对学生发挥教育作用。

最后,教师对传统接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认识不清,使传统节日教育流于器物的表面和娱乐的形式,大多数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历史起源与文化底蕴一知半解,从而导致了学生对传统节日认同感的降低,削弱了传统节日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正如民俗学家刘魁立先生所说:“文化内涵是节日的灵魂、节日的本质所在。”教师对传统节日的读不懂、吃不透,必然会导致观念和行为上的偏差,会将传统节日教育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削减传统节日的教育功能。

小学生传统节日教育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小学教育 必要性 教育方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的发展是在继承先前的文明与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华民族发展也是在继承前人创造的文明基础上而发展至今的。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引导其学习认识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其爱国情感。同时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着的精神内涵也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品质。

一.中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1.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延续中华文明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为世人瞩目的文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技术早在汉朝时期就已文明海外,使得邻邦国家来学习。然而曾经的文明与辉煌由于种种原因,流传到至今面临着中断的危险。今天的青少年一代成长在文化多元时代,这使得其从小便受到各种文化的冲击,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每年的12月24前后校园里的橙子和苹果特别受欢迎,因为这天是孩子们喜欢过的洋节---平安夜。而与之形成反差的是青少年对于中国一些传统节日的来历却知之甚少。

基于以上考虑,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学龄段的孩子从小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势在必行。不能让我们的文明在孩子的头脑与记忆中只是一片模糊的印象。只有这样才能将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承与发扬下去。

2.是提高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需要。随着世界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国内外的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日益频繁。在这一背景下,青少年的思想意识更为混乱,价值取向更为迷茫。在加上社会上一些良莠不齐思想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因而加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3.有利于弘扬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有多种价值观存在,在多种价值观众必有一种价值观为多数民众所认可,成为一个社会中所认可并遵循的价值规范,这就是核心价值观,顺应时展的要求,我国提出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理念,更是5000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因而为了让青少年学生更好的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首先让其了解与认同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泉的中华传统文化。

二.当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已取得一定成效,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如雨后春笋兴起,各地纷纷编制适合本地的国学教材并开设相应的课程。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单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实践与积累中创造出来并流传至今的精髓,其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包括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古代哲学思想、以诗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学、以传统节日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国古代制度等。但是目前中小学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将传统文化等同于单一的经典内容,因而在内容的选取上往往只选取一些古代经典文献,而在经典文献的选取上,有多以《弟子规》、《三字经》等蒙学教育的内容为主。忽视其他内容,比如传统民俗礼仪,传统的艺术鉴赏等。

2.传统文化教育师存在的问题。教师水平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传承文化基因的教育,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正在火热的进行,但教育效果却不尽人意,其中师资缺乏是一个重要原因。

据统计,目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存在200万的缺口。一方面传统文化专任教师缺乏,虽然一些学校有传统文化教师,但大多数都是由语文教师担任。但由于两者教育的目的不一致,因而使得传统文化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教育老师的国学素养也令人担忧。在学者顾青、吴魏对一些学校做的调查问卷显示“63%的老师无法正确回答出四书五经的名字、74%的老师没有读过论语.....”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的现状,使得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结果远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加强对相关教师的培训,提升国学教师素质,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3.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与课程不统一。目前中小学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增设科目;二是融入相关课程。前一种途径即开设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门课程,并编制相关教材,并由专门教师教授。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要求教师国学背景知识深厚,但若把握不好度,则是变成单纯的灌输教育。第二种模式是指将传统文化融入相关学校课程中,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逐步领会传统文化的内涵。要求任课教师除了要有专业知识,也应有相应的文化知识,还要有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自觉意识。目前对于采用何种方式,仍没有统一的标准,两种模式都有使用。

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教材的选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涉及让中小学生接受和传承哪些传统文化,因而要慎重。目前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主要有以下几种:以《弟子规》、《三字经》等为主的蒙学教材。传统经典类和选编类。

三.提升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途径

1.全面理解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内涵。历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多彩纷繁,不仅有使人深思的哲学思想。也包括使用至今,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汉字、四大发明等等。因而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选取也要全面。既要包括以诗词为主的古代文学,以儒家为代表的古代思想,也应包括古代艺术、古代风俗礼仪和古代技艺。不同的传统文化内容,对于中小学的影响不同。因而中小学传统文化管理者和教育者首先要全面认识传统文化。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要能区分出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迷信、愚孝等糟粕思想,要坚决抛弃。

2.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充实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缺口。解决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紧缺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设立国学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即设立国学教师资格证制度。设立国学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是从制度上解决传统文化师资短缺问题的一个重大举措。国学教师资格证在设计和操作上,要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在报考人员上,应适当的扩大报考人员群体既可以包括应往届毕业生,也可以包括在职教师。第二,加强对相关专业教师的培训。目前传统文化在中小学实施状况不统一,既有单独设立传统文化课程的学校,也包括将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学校已有课程。情况参差不齐,但共同的问题是教师国学知识缺乏。因而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势在必行。在教师进修方面,适当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并将其纳入教师考核体系,激发教师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要帮助相关学科教师,比如地理、历史、思品和语文教师,挖掘本学科中包含的传统文化要素,让其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国学素养。

3.丰富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全国25个省区,共500册的传统文化实验教材已经研发完毕。也即前面提出的选编类,并不是一本经典的内容全部包括,而是选取其中的精华部分。与此同时,在专家调研的基础上,为各省加入了符合当地特色的内容。该教材涵盖了小学、初中和高阶段,并兼顾了学生的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这使得传统文化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统一,但是对于如何开设,是单设课程,还是融入现有课程体系。尚不统一。笔者以为在国家统一规定教材标准的基础上,各地可以根据实际灵活开设相关课程,将单一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一方面,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增设专门传统文化课程,但此类课程的开设不能做量的评价,也不应纳入考试体系。另一方面,利用已有课程,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比如利用语文课进行诗词的鉴赏,利用思品课进行传统伦理道德的教育等。对传统文化教材中的内容,由于时代变迁,有的已经不符合我们时代的要求。因而需要要对传统文化的内容作出符合时展要求的解释。

4.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传统节日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因而利用传统节日对青少年进行文化传统教育可以增进青少年对于节日内涵的理解,同时可以利用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价值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长期以来我国青少年计较热衷于过西方的感恩节、平安夜、圣诞节、情人节,而中国传统节日却受到年轻群体的忽视,因而利用节日热别是传统节日进行传统文化和习俗教育对于文化传承至关重要。

但利用传统节日教育既要注意节日的精神内涵,也要尝试将传统节日与时代因素相结合,将传统节日中不适于今天的内容进行创造性转化。比如七夕节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在这一天除了传统的知识普及即牛郎与织女的故事,也要从天文学的角度对去进行解读。比如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外,更要告诉学生屈原的爱国故事进而引导学生要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并对爱国精神进行现代解读。同时要避免方式的单一化,要注意方式的灵活多样,利于学生接受。比如角色扮演、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歌朗诵等方式。

参考文献

[1]廖婧茜.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的意义、难点与对策[j].教育探究,2015(5).

[2]胡晓丽.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的模式与原则[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7.

[3]《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注 释

小学生传统节日教育篇3

人文内涵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8―0050―01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的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是承载民族认同感,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载体,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但近年来,异族文化利用汉民族的包容性迅速发展蔓延,对汉民族的一些文化传统已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不能一味埋怨外来文化的涌入,而要从我们自身查找原因。我们认为,国门打开后,我们只重视了科学知识的传授及相应技能的培训,却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守护教育,一些富有民族特征的传统节日被淡化了,这不能不引起全民族的反思。

作为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要有效地利用语文这一传承文化的人文学科阵地,向我们的后代广泛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他们珍惜这份经过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丰厚的精神资源,并继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那么,怎样对少年儿童加强中国传统节日传承教育,提高其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呢?

一、强化小学生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长期以来,因种种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中小学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淡薄了。除了历史的原因外,与我们只重视科技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文内涵的挖掘不无关系,致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知识不能有机地融合,反而相互割裂了。因此,他们难以很好地承担传统文化的教学任务。为此,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中小学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让他们不断充电学习,让他们“走出去”,进行传统文化培训,与文化部门沟通交流,扶持一些小学中青年教师参与传统文化研究,促使其素养快速提升。同时,也要“请进来”,让一些国学研究者做专题报告,进行传统文化辅导,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尽快得到提高,真正承担起教育后代的重任。

二、强化小学生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就必须增强小学语文教材的传统文化内涵

让人文精神贯穿始终,如已被人们淡化了的“乞巧节”、“清明节”、“重阳节”等有关这方面的古诗词不少,不仅仅要把《乞巧》《嫦娥》《寒食》《清明》等诗篇编入教材,而且要求教师们在授课时把分析字词句与优美的故事有机结合起来,尽管有的教材已选了这些诗词,但教师只注重词句分析,对传统节日人文内涵的挖掘重视不够。编审教材时应组织精兵强将编选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统编教材,加强传统文化的份量及内涵。同时,小学教师也应立足当地,根据个人情况,选编校本教材、乡土教材,加大传统节日的知识容量,突出传统节日的内涵传授。

三、强化小学生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就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挖掘出深刻的人文内涵

小学生传统节日教育篇4

关键词:传统节日;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8-0295-02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在学界成为共识。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以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节而异,灵活地采用实地参观、问题研讨、辩论、演讲、观看专题片、问卷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然而,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仍然值得学界探讨。

一、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切忌流于形式

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教学方式的新探索,可以借助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模式来传递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信息和理念,更可以契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克服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逆反心理。但是,要防止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明确教学主题

实践教学中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必须围绕教学主题开展,以求“形散神不散,万变不离其宗”。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具有鲜明的特征:他们崇尚自由、快乐、平等;他们讲究情调、品味,审美水平较高;他们有强烈的与人交往欲望,爱好交友;他们乐于尝试各种新鲜的实践活动,乐于在活动中挑战自我。要适应“90后”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创造他们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实践教学形式,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让他们感知传统节日的魅力,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但是,面对当前“大节大过,小节小过,无节造过”而带来的负面效应,避免大学生只注重过节的感官刺激好玩或有趣,而忽视了传统节日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需要我们精心选定用于实践教学的节日,避免多而杂乱,力求少而精细。同时在实践教学中,必须明确教学主题。以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例,中秋节的实践教学活动中,要突出团结、团圆、庆丰收的主题,可以举办师生中秋茶话会、中秋诗歌朗诵会等教学形式,在活动中得到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维护社会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而在重阳节的实践教学活动中,要突出敬老孝亲的主题,可以举办问题研讨、辩论、给父母写封信、到养老院献爱心、到社区为老人干实事等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得到尊老敬老、感恩报恩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二)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目标

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思想素质目标方面,要通过实践,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深入认识自我深入认识社会,了解传统节日的产生根源,认识传统节日蕴含的丰富内涵,增强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弘扬培育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明确大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的责任与使命,引导学生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原理分析关于传统节日的各种现实问题,从而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在知识目标方面,要通过实践,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灌输教育转为主动参与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课堂教学以外的知识,进一步印证、理解理论知识,并在积极主动的实践过程中,开拓思维空间、深刻认识社会、增强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在能力目标方面,帮助学生完成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通过实践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培养组织纪律观念、培育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交能力、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要发挥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要尊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角”,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自我评价。但是,实践教学中,教师也不能忽视自身的主导地位。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设计者和领导者,教师需要在深入理解并消化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采用适合教学内容的方法和手段,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协调各方关系,乃至应对与处理某些突发事故,才能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可以说,教师的设计水平和领导能力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教师尤其要认识到,基于大学生个体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差异,他们通过实践活动亲历亲为得到的经验可能是多方面的,同时也是个体的、内在的,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必须及时对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加以梳理整合。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内在的经验加以总结提炼,对零散的经验进行加工改造,使之更为条理化、系统化,从而为进一步的学习与实践积累有益的材料;要引导他们将个体的经验进行交流,使他们在共享经验的过程中,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在交流沟通中不断增长智慧、增强能力、获得自信,并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

二、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指出:“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注意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片面的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或者片面的强调实践教学忽视理论教学的倾向都是不可取的。如果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要解决大学生对有关基本理论的知不知、懂不懂的问题,那么实践教学则要解决大学生对有关基本理论的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知转化为行,达到知与行的统一,最终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修养。因此,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用理论指导实践,针对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紧紧围绕课程理论教学中阐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教学重点、难点,设计节日活动的具体方法、详尽环节。又要通过依托节日的实践教学,获得深刻体验和理解,让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内化”、“入脑”,真正转化为大学生的认识以至信念。

三、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形成合力

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得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的良好教学效果,需要各方形成合力,形成长效机制,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万里长征。

(一)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引导

事实证明,自从2006年,国务院把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六个节日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8年把清明、端午、中秋定为法定节假日以来,大大激发了大学生参与传统节日的热情。因此,只有从国家的层面,继续提升对传统节日保护的文化自觉,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就会对传统节日有更多的认同感。

(二)商家和媒体要树立守土有责的阵地意识

商家和媒体不应只贪图眼前利益,过分重视西方节日,而淡漠传统节日,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只能严重伤害普通民众对传统节日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媒体要发挥宣传优势,把传统节日的宣传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通过开设专题、专栏,举办专场节庆晚会,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专家访谈、群众讨论和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发掘、宣传传统节日的思想道德内涵,引领节庆活动的价值取向。而商家通过在节庆用品上不断推陈出新,开发特色工艺品,生产安全卫生、健康有益的节日食品,同样能够实现节日经济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三)学校要融合相关部门,形成内部合力

学校要避免“学雷锋一阵风,三月来了四月走”的现象,把传统节日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长效化,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宣传部门要把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与大学生传统节日教育相结合。通过营造传统节日氛围、校园网公告、大屏幕宣传、师生手机短信提示与短信祝福等方式进行传统节日宣传。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拥有理论功底扎实的师资队伍、学术资源和少量的经费资源、组织资源,而学生管理工作机构则拥有广泛的组织资源、充足的活动经费和丰富的校外资源,因此,依托节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学部门与学生管理部门之间的优势互补。要将各系、班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纳入到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让他们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分工明确而又相互协助。另外,基于实践教学的需要,可以把博物馆工作人员、民俗专家等人聘请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三是节日是短暂的,应该注重节日精髓的总结和提炼,把节日蕴含的宝贵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纳入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体系,同学生的日常思想品德教育和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制定配套的量化考核体系,并把考核结果同学生的日常管理挂钩。

总之,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一定要注意几个相关问题,才能确实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创新教育思路和方法,使当代大学生自觉传承民族思想文化,并最终得到思想政治素质的良好提高。

参考文献:

[1]郝小松.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17):52-53.

[2]董宜彦.论传统节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学理论,2011(13):309-310.

小学生传统节日教育篇5

传统文化教育有很多切入口,传统节日往往是一国家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切入口。然而,反观现实,人们常常会发现:对中国儿童而言,西方的传统节日却比我们的传统节日更有吸引力。虽然不能完全排除市场运作和商业炒作的因素,但是西方传统节日中蕴含着的大量儿童因素也是它们能够吸引中国儿童的重要原因。中南民族大学欧阳巧林教授将西方传统节日中的这些儿童因素分为“节日符号”和“活动仪式”两类。比如,在万圣节中,涉及儿童因素的节日符号有南瓜灯、面具、奇异服饰等,涉及儿童因素的活动仪式则有化装晚会、“不招待就捣蛋”等游戏;在复活节中涉及儿童因素的节日符号有彩蛋、兔子、兔子形糖果等,涉及儿童因素的活动仪式则有画彩蛋、藏彩蛋、寻彩蛋游戏等;在圣诞节中涉及儿童因素的节日符号有圣诞树、圣诞礼物、圣诞老人等,涉及儿童因素的活动仪式则有在壁炉边或床脚挂圣诞袜子、等候圣诞老人等。但是,反观我们的几大传统节日,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人们就会发现,虽然其中蕴含了很多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但是它们所呈现的儿童因素相比西方传统节日还是较少的,并且由于我们的教育缺少一种儿童的立场,更是让这些儿童因素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近些年,由于某些外部原因也导致了儿童因素的消逝,比如,在春节,以往都要放鞭炮,但是这些年,由于儿童安全、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等问题,各地都颁布了相应的限制,甚至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卢梭的《爱弥儿》被称为西方教育史上的经典著作,他在这本书中提出的“儿童是人,儿童还是儿童”的观点已经成为现代儿童观的经典表述。这句话强调的是,儿童虽小,但他们也是“人”,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把他们当作“人”来对待,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考虑儿童的特性(比如,未成熟性、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差异性等),把他们当作“儿童”来对待。事实上,现代儿童观的确立为在教育中积极发掘儿童因素,并以此提升教育的有效性确立了合法地位。这就提示我们,提升传统文化教育有效性,必须站在儿童立场,发掘儿童因素。

为什么说发掘儿童因素能够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呢?拿过某个传统节日来说,如果儿童不仅可以看到各种他们喜爱的事物,还可以参与各种让他们感到有趣的活动或游戏,那么这个节日必然会对儿童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吸引的过程中,实质上是在对儿童进行着潜移默化的传统文化教育。换言之,通过发掘儿童因素,我们可以做到寓教于乐、以小见大、润物无声,让儿童在愉快轻松的节日气氛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儿童生活、儿童经验和儿童兴趣的有效对接,逐渐丰富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感受和认同,避免假、大、空的口号式灌输教育。试想,如果一个人在他的童年时期总是能够愉快地度过某个传统节日,那么他必然会对这个节日形成某种积极的情感定向,而这种积极的情感定向也必然会让这个节日在他当下的生活和未来的家庭生活中延续下去。此外,这种积极的情感定向也有利于儿童主动去了解、体悟并认同这个节日背后蕴含的价值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又该如何发掘儿童因素呢?其一,努力恢复中国传统节日中儿童感兴趣且可以参与的、但又不存在安全隐患和时代问题的活动和游戏。比如,在我国多地,尤其是江南地区,立夏时曾有个非常有趣的活动,俗称“碰蛋”:立夏那天,长辈会给孩子煮一个鸭蛋,然后把这个鸭蛋放在一个手工编织的小网兜中,并挂在孩子的胸前,孩子们去了学校就可以和其他同学一起玩“碰蛋”的游戏,比一比谁的鸭蛋更加坚硬。再如,春节中的剪窗花和制作中国结、元宵节中的做灯笼和猜字谜、清明节中的制作风筝和放风筝、端午节中的拔河和制作香囊,等等。

其二,积极建构传统节日可能蕴含的儿童因素。比如,在中国,很多传统节日都与吃有关,而吃又是儿童非常喜欢的一件事情,因此,与吃有关的活动就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儿童因素。春季的相关节气,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尝鲜的活动,包括采择野菜、制作野菜、品尝野菜等;夏季的相关节气,学校可以组织儿童开展“农家乐”活动,包括摘豆角、捡柴火、垒灶头等;秋季的相关节气,学校可以组织各种采摘瓜果、品尝瓜果的活动。当然,学校也可以结合本地区的特色和文化传统,积极探索其他可以建构的儿童因素,通过这些儿童因素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儿童生活、儿童经验和儿童兴趣的有效对接,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

除了日常德育活动层面的努力之外,中小学德育课程也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主题时,教材编写者和实施者都需要努力拉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儿童的距离,设身处地地站在儿童的立场上选择教育内容和范例。比如,在讲中国人尊老爱幼的传统观念时,我们就可以从包含儿童因素的风俗切入,如“报喜”的风俗、“十二生肖”的风俗、老人“过寿”的风俗,在回忆、感知这些风俗的同时,体会风俗背后蕴含的长辈对于晚辈或晚辈对于长辈的美好祝愿。

小学生传统节日教育篇6

我国是东方的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在人们的劳作、生活中产生、发展的,蕴含了中华民族团结、勤劳、勇敢、向善、爱美、朴素的精神,是中国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民族自豪感的重要体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可见,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应从幼儿期开始,让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接受中国独有的文化情怀的熏陶。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教育最初步的体验就是爱的体验。对幼儿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与情感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由于幼儿情感易受感染的特点所决定的,爱的情感需要从低到高逐步发展、深化。

我园地处历史悠久的江南地区,这里有着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氛围和丰富的生态环境,民间更有许多内容丰富的传统节日,能为幼儿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幼儿深切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为此,我园通过研究,设计了一系列的传统节日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其象征意义,并通过选择在本地具有广泛影响和承传的传统节日,对幼儿实施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教育。下面,就谈谈我在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1从萌发幼儿的情感入手,分阶段进行教育

1.1对幼儿进行爱家庭、爱幼儿园的教育。

受年龄及认识水平的局限,小班幼儿对家乡及民族传统文化的概念还不能真正理解,难以萌发爱的情感,而对自己生活的家庭、对生活在自己身边的亲人及幼儿园,他们却较为熟悉。一个孩子如果连自己的父母、家庭、幼儿园都不爱,是根本不可能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的。因此,我们把小班的"爱家、爱园"作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初级阶段,让幼儿感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产生爱的体验。如"我爱我家"、"我爱幼儿园"、"我爱过节"等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温馨亲近、和谐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家庭的温暖、亲人的爱,自然地萌发爱家庭的情感。由此在爱家庭的基础上萌发爱幼儿园的情感,加深感受"家爱我,我爱家,推此心,爱中华",可见,对幼儿进行爱家庭、关心同伴、尊敬长辈的教育,是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

1.2对幼儿进行爱家乡、爱劳动者的教育。

爱家乡教育是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识水平的逐步提高,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应从爱亲近的人扩大到爱劳动者;从爱家庭爱幼儿园扩大到爱自己生活的家乡。适当选择与幼儿的直接经验相联系的和可以产生情感体验的具体形象的材料、教育内容和活动形式,有计划地加强爱家乡教育,把爱家乡情感的培养寓于幼儿的生活世界中。我们通过带幼儿参观社区、公园,让幼儿感受家乡风景的优美秀丽,萌发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幼儿建设美好家乡的愿望。幼儿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对家乡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爱的情感逐步深化。

现代教育强调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把儿童培养成为会生存、会共处、会学习的完整儿童。幼儿年龄虽小,但也是大社会中的一分子,他们所学所用的一切知识经验最终都要运用到生活中,回归于社会里,社区既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其人文、物质资源丰富多彩,因此,我们把它当作幼儿园教育工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让幼儿走出园门,走进社区,在这个生动有趣的大课堂里学会生活,学会感恩,学会积累生活经验。

2抓住一切有利契机,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节日庆祝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民族传统文化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存在于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中,因此,对幼儿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从日常生活出发,从居住的地方,从幼儿园,从家乡开始,逐步扩大。我们主要结合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一系列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并从中对幼儿进行循序渐进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进而激发幼儿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在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到来时,幼儿园、教室里到处都呈现着一派欢天喜地、喜气洋洋的节日景象。 为了庆祝佳节的到来,幼儿园也开展了"欢欢喜喜闹元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幼儿了解元宵节这一习俗,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并从活动中感受自己动手画元宵、做元宵、自己尝元宵的快乐。活动前,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穿戴好自制的围兜、"厨师帽",一个个神气的站在操作台前,很有大厨的风范。在活动中,孩子们看到老师像变魔术一样把糯米粉变成了面团,再搓成小圆子,一个个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同时也迫不及待地想加入。别看他们的年纪小,可他们搓汤圆的认真劲儿一点儿也不输给大人。不一会儿,一粒粒的小圆子就像一颗颗珍珠般出炉了。在品尝元宵时,孩子们更展示了他们大方可爱的一面,有礼貌地邀请别班的小朋友、老师共享劳动成果,使孩子感受和体验到中国传统节日的喜庆、祥和、快乐的气氛,感受了与同伴、老师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流露出热爱幼儿园这一温暖大家庭的情感。"欢欢喜喜闹元宵"这一活动就像圆圆的圆子一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生动、亲切的元宵节活动让孩子们有了进一步的体验,这实际上也就是孩子们对民族传统文化最直接的情感体验。

3密切家园联系,家园同步对幼儿实施情感教育

小学生传统节日教育篇7

笔者是一名中学教师,几年的从教中发现,目前中小学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导致教学效果并不显著,不由得让我们对目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反思。

一、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认识上的误区

1、教学内容偏颇

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传统文化教育更多的是经典诵读以及关于孝道、勤俭文化的教育,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偏颇。传统文化不仅包括文学经典,还包括传统节日、风土人情、民俗活动、文字艺术、国画等等。笔者所在的地方现在正在举行“国学公益诵读”活动,这种活动的初衷是好的,主要是提高学校和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但是诵读的内容选择没有针对性,这种做法时间长了可能会使学生渐渐丧失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教学方式单一

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有些学校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单纯地让学生记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

比如有些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局限于经典诵读,要求中小学生将指定的经典篇目诵读得朗朗上口,仅此而已。有些教师采用简单的识 记型教学,讲解的重点放在对作者以及作品的介绍以及语句的简单翻译上,出现了堆彻文化常识的现象,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

3、师资力量不足

一方面,能够胜任传统文化教学的教师十分缺乏,如书法、武术、纸艺等。另一方面多数教师在传统文化方面底子太薄,自身的传统文化积累不够,造成教学效果差,甚至“一讲就错”的现象十分普遍。

4、教育途径狭窄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还仅限于课堂教学,这种现象大大限制了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的空间,导致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的普遍匮乏。传统文化本身蕴含丰富的内容和活动形式,因此,学生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的途径也应当是多渠道、多方位的。

二、提高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效果的几点对策

1、因材施教,科学设定教学内容

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教学重点,并采用分段式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根据传统文化中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同年龄段的人应接受不同程度的教育。就学校教育而言,从做人的角度,初中和高中是一个界限:小学、初中侧重“德”的修养和“行”的方法。

中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活泼好动,喜欢接受一些具体、生动、直观、新颖的事物,对抽象概念不感兴趣。因此在选择传统文化的教学时,应该注意内容的形象性、趣味性。低年级的学生可以从《三字经》、《弟子规》以及《论语》、《孟子》等作品中一些富含哲理的格言、警句入手,这些内容简短、 押韵, 易于背诵。

2、理论结合实践,不断丰富教学方法

以传统节日为契机,针对性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比如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等,学校不仅让学生知道这些节日,还要给学生介绍这些传统节日的来历及风俗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走访文化起源地、参观历史博物馆、游历历史故地,通过参观学习,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认同感;可以结合教材把传统文化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并实践传统文化,在活动中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质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必定要有相应的知识水平。

加强师资培训,一方面培养在校师范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课程设置中增加传统文化课程;另一方面要在现有小学教师的研修计划中增加相应的课程,促使其在职后教学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还要提高教师自觉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

4、拓宽教育途径,多维度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笔者认为,传统文化教育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学校、家庭、社会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小学生传统节日教育篇8

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作为教师,我们要把目光放得远一点,再远一点。

文化促进学校的发展,因为“环境具有传染性”,“态度具有感染性”。

我爱教育,因为它承载梦想;我爱学识,因为它拓展视野;我爱求索,因为它充实人生。

适时的等待,让课堂绽放光彩;适度的等待,让学生充满激情。

李莉,文静聪颖,秀外慧中,天生当老师的料儿,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毕业以后去了一所小学任教,听说工作干得不错。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因为工作变化,接触又多起来,这时候她已经是一所小学的校长了。她还是她,依然文静聪颖,秀外慧中,不过我确切地感受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她变得成熟而自信了。她的性格略显内敛,行事低调,不爱张扬。她有思想,有主见,有原则,而且孜孜以求,执著进取。作为校长,对于学校的发展,她勇于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坚持“博雅教育”的办学特色,她带领下的贻成小学从教学内容到教育环境已初露“博雅”风格。

近日知道李莉获得了“滨海新区十佳校长”的荣誉称号,这是对一校之长工作能力的褒奖,更是对贻成小学发展成就的肯定。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愿李莉和她的贻成小学乘势而上,再创佳绩。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教育中心高级讲师 赵中华)

基础教育,是对公民实施基本素质的教育,引导人的发展、促进人的成长、激发人的潜能。明确“教在育人,德在育心,关注发展,和谐成长”的办学理念,开展“博雅”教育,是我校确定的实施基本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博雅”教育是以知识技能学习和艺术熏陶的方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让学生摆脱庸俗,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博雅”教育的目的不是给学生一种职业训练或专业训练,而是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的人格,或者说发展一种丰富的、健康的人性。

我校实施的“博雅”教育主要包括“读好书以启智,赏名画以观物,听雅曲以知音,习史实以明理”四大活动内容,给予学生的知识特点是:广泛而浅显。因为学生的接受能力如同一个盘子,内容丰富不局限,特色鲜明不求深奥,因此我们将“博雅”教育辐射下的四方面活动内容喻为“盘子文化”,这种非功利性的隐性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

中国的古代文明具有深远影响和独特的风格,留下了许多传统节日,形成独特文化。关注传统节日的教育契机,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充实“博雅”教育的研究内容,推升学校“博雅”教育水平,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和特点。

一、涵养学生心灵,在吟诵经典中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中国悠久的历史留下无数的典故、传说以及地方礼仪习俗,许多与节气时令相关联。例如,不了解中秋节“团团圆圆”的文化内涵,就不能深刻体会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感叹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再如,“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不知清明节寒食的古代文化,就不懂“乞新火”的缘由,更无从理解“晓窗分与读书灯”中主人公读书的快乐与刻苦。这些生活现象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沉淀在古往今来的诗词歌赋、典籍篇章里,习读这些文字,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诵读经典是在引导学生建立内在价值取向与精神认同。通过晨诵、午读、暮思活动,推荐学生吟诵《三字经》,它概括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变迁,历来备受赞誉,被誉为“蒙学之冠”。近四千年前的夏历就是今天的农历,传统节日的主要特征就是它与自然时序的协调,丰富的民俗活动促进“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他人”关系的积极沟通,是中国人处理天人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特殊表达方式。文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和谐共生,“兄友弟恭”的家族和睦。使学生了解传统节日习俗,初步感知中华文化,从而对祖国的传统文化由诵读接受,到理解感悟,直至欣赏传承。在传统节日中回顾经典,在经典中了解传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加全面、立体、丰富、生动。

二、加深情感体验,于动手合作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情愫

学生对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仅仅在书页的字里行间去感知是不够的,要在生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这是一种典型的情境教育,中国传统节日为我们的“博雅”教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情境教育契机。正月十五闹彩灯,二月春风放纸鸢,三月清明去踏青,八月中秋倍思亲,除夕阖家盼团圆,这是使学生形成内心认同和积淀民族自豪感的良好时机。在这些传统节日中组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已经成为我校的常规教育活动。著名教育理论家杜威在教学论方面的主要思想是“做中学”,即要从儿童的实际生活出发,提出能够引起儿童主动关注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就是这样一种情境教育的方式。

我们抓住时机,用活动代替课堂;利用机会,用行动代替说教;将社会学融入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陶,锻炼人际交往的合作能力。

我们坚持开展了四届的灯谜节活动,让校内笑声阵阵:元宵佳节前后,我们开展了“张灯结彩闹花灯”的灯谜节活动,学生们带来了亲手制作的花灯,有用铁丝折成的,有用纸盒改制的,有用饮料瓶剪成的,有用花纸糊成的。每盏花灯以各自的风采向大家展示着主人的慧心巧手,那灯面上的谜语更是让大家揣摩不迭。

我们坚持开展清明节活动,让学生明责担当:清明时节,学生动手制作个人佩戴的白花,共同制作班集体敬献的花环。往返近十公里的徒步祭扫英烈活动,让学校师生经历意志与体能的考验。“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快乐在操场上渲染开来,手举着自己完成的、合作完成的,不是那么完美的风筝,趁着东风放起来时,那满足的神情,那欣喜的笑容,那雀跃的身影,成为校园中最美的风景。

学校还利用校园电视台讲解灯笼、风筝等民族手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在家长的帮助下,在同学的合作下,他们满怀喜悦,将完成的作品送到展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越全面,参与越深入,记忆越清晰,感悟越深刻,体验越丰富。

三、发掘文化内涵,在活动中认知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风俗行为的社会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与精神,对于民族团结和国家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例如,端午节吃粽子,感受的是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家国情怀;重阳节登高望远赏菊饮酒,涌动的是热爱生活、追求健康的情怀;春节、中秋一定要家人欢聚,团团圆圆,崇尚的是家庭和谐,天伦之乐。这些观念已经沉淀在传统节日每个家庭的饭桌之上,融化在中国人的骨子里面。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这就是它的价值。尤其是在圣诞节、情人节这些洋节日越炒越热的今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价值,就越发显得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在进行“博雅”教育过程中,注重对传统节日文化价值的挖掘和宣扬,使学生在欢乐的节日里,不仅享受节日的快乐,而且理解它的文化内涵,认同它的固有价值。

传统节日教育最易于产生传统文化动力,释放民族文化能量,潜移默化地积淀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心理与民族精神。我们看到了学生们聆听历史故事时那专注的神色,敬献花环时那庄严的神情,仿佛看到了民族精神在滋润着他们的幼小心灵,传统文化的种子已在内心深处生根发芽。

传统节日教育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是一种做的哲学,管理是一种细节文化,传统节日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在关注细节的过程中形成动态的、发展的育人效果,培养学生的人格,滋润学生的心灵,涵养着每一个小公民的情感世界。现在中国正在和平崛起,中国人走向世界各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是民族之魂,那深深的节日情结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刻下了华夏子孙的清晰印记。我的学生,将来无论他们走到哪里,身居何处,到了春节、中秋能够想起家乡,能不忘中国的文化传统,不忘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会非常欣慰的。

我推荐的书

《办好学校的策略》,肖川等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絮语》,郑金洲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生传统节日教育篇9

摘 要:童年的教育对个人文化品质的形式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影响,学生童年时代形成的文化烙印将影响其终生。小学语文教育只有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勇挑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担,才能在文化传承的宏伟事业中有所作为,只有加强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推进文化传承,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塑造有文化底蕴的新一代,使之成为有根有源有底气的世界公民。

 

关键词: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必要性;教学方式;实践活动

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自然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所以,在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有深远意义的。从事了一段时间的小学传统文化教学工作,对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下面略陈鄙陋,浅谈一下对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些看法。

 

1、 在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是精神文化的发展却没有跟上物质文化发展的速度。特别是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加之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家长淡化了对孩子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使传统文化在新世纪的孩子身上继承的很少。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孝、孔融让梨等优秀品质荡然无存,艰苦朴素,刻苦耐劳等优良传统踪迹不见,反映出在少年儿童中文化传承的现实危机。同时,由于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本土文化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现在许多孩子们知道的多是奥特曼、米老鼠,而对于我们中国自己的一些文化故事却鲜有所闻。与日韩孩子们身上浓厚的传统文化气质相比,我们自己孩子身上确实缺乏传统文化的气质。所以说,在这样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受阻,西方文化盛行的状况下,在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2 、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应该采取的教学方式

山东省通用的传统文化教科书在教材的编写上非常好。对于如此好的教材,我们教师更应该注意一下自己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受到最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我个人认为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启蒙与诵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诵读经典中感悟传统文化精髓。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具权威性的著作,在民族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至关重要的奠基和引导作用,是民族思想的来源,话语的来源甚至是民俗民风的来源,是民族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而熟读成诵是语文教学 的法宝,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手段。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古就有注重音韵的传统,多数文化经典适合诵读,不仅可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中加深记忆、增进理解,更可从中体会到民族特有的文化美感。由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典传承悠久、内容丰富,教师应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组织和引导。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水平,由简入繁地安排每个年级、班级的诵读内容。如低年级的学生可要求其诵读较简单的《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孝经》、《弟子规》等; 中高年级的可安排其读一些稍长的宋词、《论语》等。在时间安排上可为一周一节或两节课,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至熟读成诵,牢记在心。诵读过程是培养学生语言、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博闻强记,增强记忆力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在诵读中学习,可以更好地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再结合其它方式引导学生从文化经典中汲取营养,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可以有效地培养纯正无邪的品质,抵制不良的精神污染。启蒙与诵读相结合,使学生真正的学会、学好传统文化这门课。

 

3、 开展多种活动,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

文化不是纯理论性的,不是仅停留在书本中,而是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人们的一言一行,日常生活中。要更好的体味文化内蕴,就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结合生活实际带领学生体味传统文化内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可以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与哪些人物相关,是否知道屈原的生平事迹,是否读过屈原的作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怀,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布置作文,并以黑板报、讲故事、演讲等形式交流,还可以呤诗词、吃粽子,让学生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对文化传承的意义是深远的。

 

开展丰富多彩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乐趣,在快乐中,无意识中学习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通过“对对子”、“灯谜”、“诗词朗诵”等形式让学生领略汉语的结构之美、韵律之美、节奏之美。每周开设一节表演课,将传统文化的经典演绎出来,让学生在享受的表演的快乐中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地博大精深。

小学生传统节日教育篇10

一、优化教育环境,注重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教育的隐性渗透

皮杰指出:“幼儿思维尚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还要借助于具体事物的支持。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取决于他如何与客观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即如何活动。”所以要通过合理构建幼儿园的环境来实施幼儿传统节日教育。从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出发,考虑全面发展的需要和不同个性的差异,为幼儿创设一个整洁、温馨、舒适而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

在活动室区角上画装饰画,渲染传统文化的气氛;利用班级的各个区域,创设“娃娃家”、“图书角”等区域角,孩子们在各个区域里阅读图书、玩积木游戏等活动,通过书中、故事中、游戏中的人物行为去认识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的事情。环境作为一种隐形教育资源,使幼儿们在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启发,建立一种正确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二、加强教职工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教育

幼儿的模仿性是非常强的,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往往成为他们学习、模仿的对象。因此,幼儿园要从师德修养、执教能力、业务水平、教育理念、身心素质五个方面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激励全体教职工忠诚于幼儿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自觉力行师德规范,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爱岗敬业、关爱幼儿、为人师表,以高尚的人格魅力熏陶幼儿。

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传统节日中大都蕴涵着深刻的情感,例如重阳节和清明节蕴涵着深深的感恩情感和孝道,春节和中秋节洋溢着浓浓的家庭温情,端午节则包含了强烈的民族情感。在“清明节”主题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就可以一起动手做缅怀革命英雄烈士,幼儿在聆听革命故事的过程中既为爱国主义英雄的精神所感动,又深深受到爱国情感的熏陶,同时也获得一颗感恩之心,从而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进行“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教育时,就要通过多种手段向儿童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充分感受爱国诗人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同时还可以组织亲子活动包粽子,活动不仅能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也让家长们有了不一样的亲子体验,在活动中观察到平时不知道的细节,从而更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再比如中秋节是中国人合家团圆的日子,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就可以组织幼儿走进养老中心,让幼儿带着自己精心排练的小节目和幼儿教师为老人送上水果、月饼等食物,在感动了这些节日里儿女不能在身边的老人的同时也让幼儿能有一颗爱他人的心。重阳节期间幼儿园可以以“我向爷爷奶奶献孝心”为主题开展主题活动。互动时请孩子们的爷爷奶奶到幼儿园一起听老师讲重阳风俗,给幼儿讲“尊老敬老、感恩回报”,并设计一些适合老少一起的亲子互动的环节,比如送爷爷奶奶一件自己精心制作的小礼物;为爷爷奶奶剥橘子等等,并让幼儿回到家中为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在妇女节、母亲节和父亲节这样的节日时幼儿园也可以组织亲子活动,请妈妈爸爸来到幼儿园,幼儿在向父母表达关心、祝福的过程,不但能增进亲子感情,还能收获一起受教育的效果。六月是孩子们自己的节日,每逢“六一”儿童节时可组织文艺演出,孩子们带着自己排练的一个个节目在舞台上,展示着自己,锻炼自己的勇气与自信。

户外活动和体育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所以幼儿园也应好好利用这一活动特点将节日教育融入其中,如在各类竞赛性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团结意识,明白团结一致、互相协作就会胜利的道理;在跳绳、玩皮球等为主的小游戏中,教育幼儿互谦互让,不争抢活动器械;在自由活动时,幼儿突然摔倒,其他幼儿就会自然流露出“爱心”去帮助他;当幼儿走独木桥,个别幼儿产生畏惧情绪时,我们都及时地进行勇敢与尝试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善于抓住契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随时随地进行教育。从常规教育入手,使传统文化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也可选取《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国学的部分内容来辅助传统节日教育,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并使之落到我们的行为培养中,如:自己用小匙吃饭、穿衣、叠被子、系鞋带……经典国学的精华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